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3-(2-oxo-2-phenylacetyl)benzo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3-(2-oxo-2-phenylacetyl)benzoate
英文别名
——
methyl 3-(2-oxo-2-phenylacetyl)benzo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6H12O4
mdl
——
分子量
268.269
InChiKey
UGKICFHHZSQZE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60.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3-(2-oxo-2-phenylacetyl)benzoatelithium hydroxide monohydrate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0.16h, 生成 3-(3-((1H-indol-3-yl)methyl)-6-phenyl-1,2,4-triazin-5-yl)benz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研究 1,2,4-三嗪 G 蛋白偶联受体 84 (GPR84) 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摘要:
    G 蛋白偶联受体 84 (GPR84) 是一种促炎性孤儿 G 蛋白偶联受体,与几种炎症和纤维化疾病有关。已经开发了几种靶向 GPR84 的激动剂和拮抗剂配体。然而,一种进入 II 期临床试验的非竞争性受体阻滞剂未能证明疗效。需要新的高质量拮抗剂来研究 GPR84 的病理生理作用并验证 GPR84 作为治疗靶点。我们之前报道了一种新型三嗪 GPR84 竞争性拮抗剂1的发现。在这里,我们描述了拮抗剂1的广泛构效关系 (SAR)并且还存在于与支持诱变研究的计算机对接中,该研究揭示了这种类型的正构拮抗剂的潜在结合姿势。先导化合物42是一种有效的 GPR84 拮抗剂,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 (PK) 特征,适合进一步的药物开发。
    DOI:
    10.1021/acs.jmedchem.2c00804
  • 作为产物:
    描述:
    3-苯基乙炔-苯甲酸甲酯三苯基膦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金2,3-二氯吡啶 1-氧化物 作用下, 反应 6.0h, 以87%的产率得到methyl 3-(2-oxo-2-phenylacetyl)benz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亲核加氧剂的性质是无酸金催化末端和内部炔烃转化为1,2-二羰基的关键。
    摘要:
    2,3-二氯吡啶N-氧化物,一种新型的氧转移试剂,可在不存在任何酸添加剂且在温和条件下,将金(I)催化的炔烃氧化为1,2-二羰基的电导,以提供目标物种,包括那些由高度酸敏感性基团衍生的物种。所开发的策略可用于多种炔烃底物,例如末端和内部炔烃,乙酰胺,炔基醚/硫醚,甚至未取代的乙炔(40例;产率高达99%)。通过一锅杂环化成功地将氧化整合到捕获反应性二羰基化合物中,并整合到六元氮杂杂环的合成中。这种无酸合成路线也成功地用于天然1,2-二酮的全合成。
    DOI:
    10.1021/acs.joc.9b0278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unsymmetrical benzils <i>via</i> palladium-catalysed α-arylation–oxidation of 2-hydroxyacetophenones with aryl bromides
    作者:Takanori Matsuda、Souta Oyama
    DOI:10.1039/d0ob00575d
    日期:——
    cross-coupling reaction between 2-hydroxyacetophenones and aryl bromides in the presence of a palladium catalyst. Experimental studies suggested a reaction mechanism involving a one-pot tandem palladium-catalysed α-arylation and oxidation, where aryl bromides play a dual role as mild oxidants as well as arylating agents.
    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2-羟基苯乙酮与芳基化物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可以轻松合成各种不对称取代的苯甲醚。实验研究表明,这种反应机理涉及一锅串联的催化的α-芳基化和氧化反应,其中芳基化物起着轻度氧化剂和芳基化剂的双重作用。
  • A practical access to 1,2-dicarbonyls via oxidation of alkynes catalyzed by gold(I) immobilized on MCM-41
    作者:Jiajun Zeng、Jianying Li、Bin Huang、Jiajia Li、Mingzhong Cai
    DOI:10.1016/j.jorganchem.2022.122435
    日期:2022.10
    gold(I)-catalyzed oxidation of alkynes was achieved by using 2,3-dichloropyridine N-oxide as oxidant and MCM-41-anchored diphenylphosphine-gold(I) complex [MCM-41-Ph2P-AuNTf2] as the catalyst under mild and acid-free conditions, yielding diverse 1,2-dicarbonyls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with easy recycling of the gold catalyst. The developed method is applicable to a wide variety of alkynes including internal
    通过使用 2,3-二氯吡啶N-氧化物作为氧化剂和 MCM-41 锚定的二苯基膦- (I) 络合物 [MCM-41-Ph 2 P-AuNTf 2 ]实现了多相 (I) 催化的炔烃氧化作为在温和和无酸条件下的催化剂,可产生多种 1,2-二羰基化合物,收率良好至极好,且催化剂易于回收。所开发的方法适用于多种炔烃,包括内部或末端炔烃、炔基醚或醚和炔酰胺,并且可以耐受多种官能团。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E,Z)-他莫昔芬N-β-D-葡糖醛酸 (E/Z)-他莫昔芬-d5 (4S,5R)-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5R,5''R)-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4R,5S)-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4''R,5S,5''S)-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1R,2R)-2-(二苯基膦基)-1,2-二苯基乙胺 鼓槌石斛素 黄子囊素 高黄绿酸 顺式白藜芦醇三甲醚 顺式白藜芦醇 顺式己烯雌酚 顺式-白藜芦醇3-O-beta-D-葡糖苷酸 顺式-桑皮苷A 顺式-曲札芪苷 顺式-二苯乙烯 顺式-bet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3,4',5-三甲氧基-3'-羟基二苯乙烯 顺式-1-(3-甲基-2-萘基)-2-(2-萘基)乙烯 顺式-1,2-双(三甲基硅氧基)-1,2-双(4-溴苯基)环丙烷 顺式-1,2-二苯基环丁烷 顺-均二苯乙烯硼酸二乙醇胺酯 顺-4-硝基二苯乙烯 顺-1-异丙基-2,3-二苯基氮丙啶 非洲李(PRUNUSAFRICANA)树皮提取物 阿非昔芬 阿里可拉唑 阿那曲唑二聚体 阿托伐他汀环氧四氢呋喃 阿托伐他汀环氧乙烷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烯丙基酯 阿托伐他汀杂质D 阿托伐他汀杂质94 阿托伐他汀杂质7 阿托伐他汀杂质5 阿托伐他汀内酰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中间体M4 阿奈库碘铵 锌(II)(苯甲醛)(四苯基卟啉) 银松素 铜酸盐(5-),[m-[2-[2-[1-[4-[2-[4-[[4-[[4-[2-[4-[4-[2-[2-(羧基-kO)苯基]二氮烯基-kN1]-4,5-二氢-3-甲基-5-(羰基-kO)-1H-吡唑-1-基]-2-硫代苯基]乙烯基]-3-硫代苯基]氨基]-6-(苯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硫代苯基]乙烯基]-3-硫代 铒(III) 离子载体 I 铀,二(二苯基甲酮)四碘- 钾钠2,2'-[(E)-1,2-乙烯二基]二[5-({4-苯胺基-6-[(2-羟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苯磺酸酯](1:1:1) 钠{4-[氧代(苯基)乙酰基]苯基}甲烷磺酸酯 钠;[2-甲氧基-5-[2-(3,4,5-三甲氧基苯基)乙基]苯基]硫酸盐 钠4-氨基二苯乙烯-2-磺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