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benzyl-5-(tert-butylthiocarbamoyle)-2-(phenylthio)-1H-pyrrole-3,4-dicarbonitril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enzyl-5-(tert-butylthiocarbamoyle)-2-(phenylthio)-1H-pyrrole-3,4-dicarbonitrile
英文别名
1-benzyl-N-tert-butyl-3,4-dicyano-5-phenylsulfanylpyrrole-2-carbothioamide
1-benzyl-5-(tert-butylthiocarbamoyle)-2-(phenylthio)-1H-pyrrole-3,4-dicarbonitril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4H22N4S2
mdl
——
分子量
430.597
InChiKey
DJQHFNXBDXNZA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9
  • 重原子数:
    30.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64.54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5.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3-Benzyl-5-(tert-butylamino)-4-(dimethylamino)-2-(phenylthio)thiazolium chloride反丁烯二腈敌草腈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48%的产率得到1-benzyl-5-(tert-butylthiocarbamoyle)-2-(phenylthio)-1H-pyrrole-3,4-dicarb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碱诱导的5-氨基噻唑鎓盐通过缺电子炔烃和烯烃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生成取代的吡咯和吡咯啉
    摘要:
    在DBN或NEt 3的存在下,通过用几种亲电性偶极亲和剂处理5-氨基噻唑鎓盐1,生成了一系列中离子噻唑2并就地转化。反应涉及“掩蔽的”环状偶氮甲亚胺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跨烯烃或乙炔π键,作为第一步,产生不稳定的N桥联加合物。因此,DMAD和丙酸甲酯通过随后的异硫氰酸酯的挤出得到官能化的吡咯。富马酸二甲酯,马来酸酯和富马腈通过碱催化的主要1:1环加合物的重排,保留了异硫氰酸酯的元素,提供了多种多取代的吡咯啉,吡咯和氨基丁二烯。类似的初始环加合物从N-苯基马来酰亚胺中分离出17,其通常导致缩合的亚氨基硫代吡喃20。从最终产物的立体化学或分布推导了一些1,3-偶极反应性立体选择性,发现它们明显取决于存在的取代基。
    DOI:
    10.1016/0040-4020(95)00359-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ase-induced conversion of 5-aminothiazolium salts into substituted pyrroles and pyrrolines via 1,3-dipolar cycloadditions with electron-deficient alkynes and alkenes
    作者:Fabienne Berrée、Georges Morel
    DOI:10.1016/0040-4020(95)00359-g
    日期:1995.6
    base-catalyzed rearrangements of the primary 1 : 1 cycloadducts, with retention of the elements of isothiocyanate. A similar initial cycloadduct 17 was isolated from N-phenylmaleimide which generally led to the condensed imino thiopyrans 20. Some of the 1,3-dipolar reactional stereoselectivities were deduced from the stereochemistry or distribution of the final products and found to be markedly dependent
    在DBN或NEt 3的存在下,通过用几种亲电性偶极亲和剂处理5-氨基噻唑鎓盐1,生成了一系列中离子噻唑2并就地转化。反应涉及“掩蔽的”环状偶氮甲亚胺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跨烯烃或乙炔π键,作为第一步,产生不稳定的N桥联加合物。因此,DMAD和丙酸甲酯通过随后的异硫氰酸酯的挤出得到官能化的吡咯。富马酸二甲酯,马来酸酯和富马腈通过碱催化的主要1:1环加合物的重排,保留了异硫氰酸酯的元素,提供了多种多取代的吡咯啉,吡咯和氨基丁二烯。类似的初始环加合物从N-苯基马来酰亚胺中分离出17,其通常导致缩合的亚氨基硫代吡喃20。从最终产物的立体化学或分布推导了一些1,3-偶极反应性立体选择性,发现它们明显取决于存在的取代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