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8-dihydroxy-3-methyl-6-(oxiran-2-ylmethoxy)anthracene-9,10-di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8-dihydroxy-3-methyl-6-(oxiran-2-ylmethoxy)anthracene-9,10-dione
英文别名
——
1,8-dihydroxy-3-methyl-6-(oxiran-2-ylmethoxy)anthracene-9,10-di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8H14O6
mdl
——
分子量
326.306
InChiKey
XAPDHFKTGAZAR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96.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大黄素醇:DNA、RNA 和 HSA 的设计、合成、生物学评价和多靶点研究
    摘要:
    目的:设计并制备一系列新型大黄素醇,以克服日益增长的微生物耐药性。方法:以市售大黄素和不同的含氮杂环为原料,通过O-烷基化、N-烷基化等不同合成策略制备新型大黄素醇。通过两倍系列稀释技术在体外评价合成大黄素化合物的抗菌活性。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大黄素化合物3d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结果:含2-甲基-5-硝基咪唑环的大黄素复方3d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值得注意的是,与参考药物诺氟沙星相比,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相同的活性(MIC = 4 μg/mL)。强效活性化合物3d与参比药物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时表现出更好的抗菌活性、更小的剂量和更广的抗菌谱。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大黄素化合物3d可以嵌入金黄色葡萄球菌DNA中形成3d-DNA复合物,这可能与抑制活性相关。对接研究中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旋转酶与强活性化合物3d之间存在氢键,与光谱实验结果一致。化合物3d与酵母RNA的相互
    DOI:
    10.2174/0929867330666230512161856
  • 作为产物:
    描述:
    大黄素环氧氯丙烷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51.2 %的产率得到1,8-dihydroxy-3-methyl-6-(oxiran-2-ylmethoxy)anthracene-9,10-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大黄素醇:DNA、RNA 和 HSA 的设计、合成、生物学评价和多靶点研究
    摘要:
    目的:设计并制备一系列新型大黄素醇,以克服日益增长的微生物耐药性。方法:以市售大黄素和不同的含氮杂环为原料,通过O-烷基化、N-烷基化等不同合成策略制备新型大黄素醇。通过两倍系列稀释技术在体外评价合成大黄素化合物的抗菌活性。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大黄素化合物3d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结果:含2-甲基-5-硝基咪唑环的大黄素复方3d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值得注意的是,与参考药物诺氟沙星相比,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相同的活性(MIC = 4 μg/mL)。强效活性化合物3d与参比药物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时表现出更好的抗菌活性、更小的剂量和更广的抗菌谱。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大黄素化合物3d可以嵌入金黄色葡萄球菌DNA中形成3d-DNA复合物,这可能与抑制活性相关。对接研究中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旋转酶与强活性化合物3d之间存在氢键,与光谱实验结果一致。化合物3d与酵母RNA的相互
    DOI:
    10.2174/092986733066623051216185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大黄素唑醇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申请人:临沂大学
    公开号:CN111875553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大黄素唑醇类化合物,其具有较强的体外抗微生物活性,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藤黄微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痢疾志贺菌、鼠伤寒沙门菌等细菌、以及产朊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啤酒酵母菌、黄曲霉菌、假丝酵母菌等真菌都表现出很高的抑制活性,能够用于制备抗细菌和/或抗真菌药物,从而为临床抗微生物治疗提供更多高效的候选药物,有助于解决日趋严重的耐药性、顽固的致病性微生物以及新出现的有害微生物等临床治疗问题。
  • 一种大黄素唑醇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人:临沂大学
    公开号:CN111961008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了如式I所示的大黄素唑醇类化合物,其具有较强的体外抗微生物活性,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藤黄微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痢疾志贺菌、鼠伤寒沙门菌等细菌、以及产朊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啤酒酵母菌、黄曲霉菌、假丝酵母菌等真菌都表现出很高的抑制活性,能够用于制备抗细菌和/或抗真菌药物,从而为临床抗微生物治疗提供更多高效的候选药物,有助于解决日趋严重的耐药性、顽固的致病性微生物以及新出现的有害微生物等临床治疗问题。
  • Emodin Alcohols: Design, Synthesis, Biological Evaluation and Multitargeting Studies with DNA, RNA, and HSA
    作者:Hai-Guang Wang、Hui-Zhen Zhang
    DOI:10.2174/0929867330666230512161856
    日期:2024.6
    Objective: A series of novel emodin alcohols were designed and prepared in an effort to overcome the increasing microorganism resistance. Methods: Novel emodin alcohols were prepared from commercial emodin and different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es via different synthetic strategies, such as O-alkylation and N-alkylation.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synthesized emodin compounds was evaluated in
    目的:设计并制备一系列新型大黄素醇,以克服日益增长的微生物耐药性。方法:以市售大黄素和不同的含氮杂环为原料,通过O-烷基化、N-烷基化等不同合成策略制备新型大黄素醇。通过两倍系列稀释技术在体外评价合成大黄素化合物的抗菌活性。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大黄素化合物3d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结果:含2-甲基-5-硝基咪唑环的大黄素复方3d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值得注意的是,与参考药物诺氟沙星相比,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相同的活性(MIC = 4 μg/mL)。强效活性化合物3d与参比药物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时表现出更好的抗菌活性、更小的剂量和更广的抗菌谱。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大黄素化合物3d可以嵌入金黄色葡萄球菌DNA中形成3d-DNA复合物,这可能与抑制活性相关。对接研究中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旋转酶与强活性化合物3d之间存在氢键,与光谱实验结果一致。化合物3d与酵母RNA的相互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齐斯托醌 黄决明素 马普替林杂质E(N-甲基马普替林) 马普替林杂质D 马普替林 颜料黄199 颜料黄147 颜料黄123 颜料黄108 颜料红89 颜料红85 颜料红251 颜料红177 颜料紫27 顺式-1-(9-蒽基)-2-硝基乙烯 阿美蒽醌 阳离子蓝3RL 长蠕孢素 镁蒽四氢呋喃络合物 镁蒽 锈色洋地黄醌醇 锂钠2-[[4-[[3-[(4-氨基-9,10-二氧代-3-磺基-1-蒽基)氨基]-2,2-二甲基-丙基]氨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苯-1,4-二磺酸酯 锂胭脂红 链蠕孢素 铷离子载体I 铝洋红 铂(2+)二氯化1-({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蒽-9,10-二酮(1:1) 钾6,11-二氧代-6,11-二氢-1H-蒽并[1,2-d][1,2,3]三唑-4-磺酸酯 钠6,11-二氧代-6,11-二氢-1H-蒽并[1,2-d][1,2,3]三唑-4-磺酸酯 钠4-({4-[乙酰基(乙基)氨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2-[(4-氨基-9,10-二氧代-3-磺基-9,10-二氢-1-蒽基)氨基]-4-{[2-(磺基氧基)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酯 钠1-氨基-9,10-二氢-4-[[4-(1,1-二甲基乙基)-2-甲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蒽-2-磺酸盐 钠1-氨基-4-[(3-{[(4-甲基苯基)磺酰基]氨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1-氨基-4-[(3,4-二甲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1-氨基-4-(1,3-苯并噻唑-2-基硫基)-9,10-二氧代蒽-2-磺酸盐 醌茜隐色体 醌茜素 酸性蓝127:1 酸性紫48 酸性紫43 酸性兰62 酸性兰25 酸性兰182 酸性兰140 酸性兰138 酸性兰 129 透明蓝R 透明蓝AP 透明红FBL 透明紫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