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diethyl-6-methyl-2-oxo-4-(thiophen-2-yl)-1,2,3,4-tetrahydropyrimidine-5-carboxam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diethyl-6-methyl-2-oxo-4-(thiophen-2-yl)-1,2,3,4-tetrahydropyrimidine-5-carboxamide
英文别名
(±)-N,N-diethyl-6-methyl-2-oxo-4-(thiophen-2-yl)-1,2,3,4-tetrahydropyrimidine-5-carboxamide;N,N-diethyl-6-methyl-2-oxo-4-thiophen-2-yl-3,4-dihydro-1H-pyrimidine-5-carboxamide
N,N-diethyl-6-methyl-2-oxo-4-(thiophen-2-yl)-1,2,3,4-tetrahydropyrimidine-5-carboxam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19N3O2S
mdl
——
分子量
293.39
InChiKey
IQHLDBIOKANKE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3
  • 拓扑面积:
    89.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噻吩甲醛尿素N,N-二乙基乙酰乙酰胺 在 iron(III) chloride hexahydr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75%的产率得到N,N-diethyl-6-methyl-2-oxo-4-(thiophen-2-yl)-1,2,3,4-tetrahydropyrimidine-5-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二氢嘧啶酮衍生物作为β-葡萄糖醛酸酶抑制剂的合理设计,合成,体外和计算机模拟研究
    摘要:
    在当前的研究中,合理设计了一系列二氢嘧啶酮衍生物作为β-葡萄糖醛酸苷酶抑制剂。这些设计的化合物已成功通过各种光谱技术进行合成和表征,例如IR,1 H-NMR,13 C-NMR和EI-MS。还建立了合成衍生物抑制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构效关系(SAR)。体外生物评价揭示,4I如在本系列中最有效的化合物具有的IC 50的31.52±2.54值 μ相对于标准d-葡糖二酸-1,4-内酯M(IC 50  = 41.32±1.82  μM)。而且,进行了对最有效化合物的分子对接和动力学研究,以评估活性化合物与结合位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DOI:
    10.1155/2021/666475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3,4-Dihydropyrimidin-2(1<i>H</i>)-ones as Antagonists of the Human A<sub>2B</sub> Adenosine Receptor: Optimization,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ies, and Enantiospecific Recognition
    作者:María Majellaro、Willem Jespers、Abel Crespo、María J. Núñez、Silvia Novio、Jhonny Azuaje、Rubén Prieto-Díaz、Claudia Gioé、Belma Alispahic、José Brea、María I. Loza、Manuel Freire-Garabal、Carlota Garcia-Santiago、Carlos Rodríguez-García、Xerardo García-Mera、Olga Caamaño、Christian Fernandez-Masaguer、Javier F. Sardina、Angela Stefanachi、Abdelaziz El Maatougui、Ana Mallo-Abreu、Johan Åqvist、Hugo Gutiérrez-de-Terán、Eddy Sotelo
    DOI:10.1021/acs.jmedchem.0c01431
    日期:2021.1.1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