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methylbicyclo[3.1.0]hexa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methylbicyclo[3.1.0]hexane
英文别名
(1R,5S)-1-methylbicyclo[3.1.0]hexane
1-methylbicyclo[3.1.0]hexa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7H12
mdl
——
分子量
96.1723
InChiKey
GVMYEQUFGUYMTP-NKWVEPM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氯仿1-methylbicyclo[3.1.0]hexanesodium hydroxide苄基三乙基氯化铵 作用下, 反应 3.0h, 以77%的产率得到4-dichloromethyl-1-methylbicyclo[3.1.0]hexane
    参考文献:
    名称:
    二卤卡宾插入含小环化合物的C–H键中的反应:机理以及区域和立体选择性† ,‡
    摘要:
    据报道,新型二氯和二溴卡宾插入到邻近环丙烷环的碳氢键中的插入反应。发现与双环[4.1.0]庚烷的反应中形成的主要异构体是由于插入到三元环的碳氢键内。在双环的反应[3.1.0]己烷,然而,外形成了二卤卡宾插入产物作为主要异构体。在某些化合物中,环丙烷环会“激活”相邻的碳氢键,而其他包含三元环的系统则不会。此外,已经研究了在二卤卡宾反应中连接到双环[3.1.0]己烷和双环[4.1.0]庚烷的各种取代基(甲基,双甲基二甲基,苯基,甲氧基和乙氧基)的影响。可以用环丙烷环的沃尔什轨道和α碳氢键的最大轨道重叠概念来解释这一发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观察到在双环[4.2.0]辛烷中选择性插入环丁烷环的叔碳氢键中。
    DOI:
    10.1021/jo7013356
  • 作为产物:
    描述:
    1-甲基环戊醇copper(l)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1-methylbicyclo[3.1.0]hexane
    参考文献:
    名称:
    二卤卡宾插入含小环化合物的C–H键中的反应:机理以及区域和立体选择性† ,‡
    摘要:
    据报道,新型二氯和二溴卡宾插入到邻近环丙烷环的碳氢键中的插入反应。发现与双环[4.1.0]庚烷的反应中形成的主要异构体是由于插入到三元环的碳氢键内。在双环的反应[3.1.0]己烷,然而,外形成了二卤卡宾插入产物作为主要异构体。在某些化合物中,环丙烷环会“激活”相邻的碳氢键,而其他包含三元环的系统则不会。此外,已经研究了在二卤卡宾反应中连接到双环[3.1.0]己烷和双环[4.1.0]庚烷的各种取代基(甲基,双甲基二甲基,苯基,甲氧基和乙氧基)的影响。可以用环丙烷环的沃尔什轨道和α碳氢键的最大轨道重叠概念来解释这一发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观察到在双环[4.2.0]辛烷中选择性插入环丁烷环的叔碳氢键中。
    DOI:
    10.1021/jo701335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chanism-Based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a Catalytic Electrophilic Cyclopropanation without Diazomethane
    作者:Augustin A. S. W. Tchawou、Mihai Raducan、Peter Chen
    DOI:10.1021/acs.organomet.6b00531
    日期:2017.1.9
    Iodomethylboron compounds, either the trifluoroborate or a boronic ester, cyclopropanate electron-rich olefins and unprotected allylic alcohols with Pd catalysts according to a novel, designed catalytic cycle. Proposed intermediates in a "diverted Heck" mechanism are observed by means of spectroscopic studies and by isolation and X-ray crystallographic characterization, which together with reaction kinetics point to a separation of rate-determining and product-determining steps, and a mechanism-based optimization of the yield, selectivity, and scope of the catalytic electrophilic cyclopropanation. The reaction with crystalline, air-stable, nonhygroscopic, and nontoxic reagents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to Simmons Smith-type reactions, as well as cyclopropanation procedures that require the use of diazomethane.
  • Synthesis and Reactions of 1-Aminobicyclo[n.1.0]alkanes
    作者:E. P. Blanchard、H. E. Simmons、June S. Taylor
    DOI:10.1021/jo01023a510
    日期:1965.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