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1,3-dimethyl-2-(1-pyrenyl)benzimidazoline
1,3-dimethyl-2-(1-pyrenyl)benzimidazoline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苯类化合物
-
芘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dimethyl-2-(1-pyrenyl)benzimidazoline
英文别名
1,3-dimethyl-2-pyren-1-yl-2H-benzimidazole
CAS
——
化学式
C
25
H
20
N
2
mdl
——
分子量
348.447
InChiKey
HPGXRGAZLZPEE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7
重原子数:
27
可旋转键数:
1
环数:
6.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拓扑面积:
6.5
氢给体数:
0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dimethyl-2-(1-pyrenyl)benzimidazoline
在
ethyl 2-bromomethyl-1-oxo-1,2,3,4-tetrahydronapthalene-2-carboxyl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0h, 生成 1,3-dimethyl-2-(1-pyrenyl)benzimidazolium bro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芳基取代的二甲基苯并咪唑啉类化合物是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的有效还原剂
摘要:
研究了由2-芳基取代的1,3-二甲基苯并咪唑啉(Ar-DMBIH)促进的光诱导电子转移(PET)反应。通过使用360 nm以上的光进行辐照而形成的Ar-DMBIH激发态,可引发PET还原各种有机底物,包括将环氧酮转变为羟醛,自由基重排(如Dowd-Beckwith环扩环和5-外己烯基环化) ,对N脱保护-磺酰基吲哚和酰基甲酸酯的烯丙基化。在这些方法中,具有1-萘基,2-萘基,1-吡啶基和9-蒽取代基的Ar-DMBIH在形式上起两个电子和一个质子供体的作用,而被羟基萘基取代的衍生物充当两个电子和两个质子的供体。根据吸收光谱研究,循环伏安法和DFT计算的结果,提出了这些还原反应的机理顺序,包括对Ar-DMBIH的芳基发色团进行初始光激发,然后单电子转移(SET)到有机物底物产生苯并咪唑啉的自由基阳离子和底物的自由基阴离子。
DOI:
10.1016/j.tet.2015.06.071
作为产物:
描述:
1,3-dimethyl-2-(1-pyrenyl)benzimidazolium bromid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94%的产率得到1,3-dimethyl-2-(1-pyrenyl)benzimidaz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芳基取代的二甲基苯并咪唑啉类化合物是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的有效还原剂
摘要:
研究了由2-芳基取代的1,3-二甲基苯并咪唑啉(Ar-DMBIH)促进的光诱导电子转移(PET)反应。通过使用360 nm以上的光进行辐照而形成的Ar-DMBIH激发态,可引发PET还原各种有机底物,包括将环氧酮转变为羟醛,自由基重排(如Dowd-Beckwith环扩环和5-外己烯基环化) ,对N脱保护-磺酰基吲哚和酰基甲酸酯的烯丙基化。在这些方法中,具有1-萘基,2-萘基,1-吡啶基和9-蒽取代基的Ar-DMBIH在形式上起两个电子和一个质子供体的作用,而被羟基萘基取代的衍生物充当两个电子和两个质子的供体。根据吸收光谱研究,循环伏安法和DFT计算的结果,提出了这些还原反应的机理顺序,包括对Ar-DMBIH的芳基发色团进行初始光激发,然后单电子转移(SET)到有机物底物产生苯并咪唑啉的自由基阳离子和底物的自由基阴离子。
DOI:
10.1016/j.tet.2015.06.071
作为试剂:
描述:
ethyl 2-bromomethyl-1-oxo-1,2,3,4-tetrahydronapthalene-2-carboxylate
在
1,3-dimethyl-2-(1-pyrenyl)benzimidazolin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67%的产率得到5-ethoxycarbonyl-1,2-benzo-3-oxocyclohepte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芳基取代的二甲基苯并咪唑啉类化合物是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的有效还原剂
摘要:
研究了由2-芳基取代的1,3-二甲基苯并咪唑啉(Ar-DMBIH)促进的光诱导电子转移(PET)反应。通过使用360 nm以上的光进行辐照而形成的Ar-DMBIH激发态,可引发PET还原各种有机底物,包括将环氧酮转变为羟醛,自由基重排(如Dowd-Beckwith环扩环和5-外己烯基环化) ,对N脱保护-磺酰基吲哚和酰基甲酸酯的烯丙基化。在这些方法中,具有1-萘基,2-萘基,1-吡啶基和9-蒽取代基的Ar-DMBIH在形式上起两个电子和一个质子供体的作用,而被羟基萘基取代的衍生物充当两个电子和两个质子的供体。根据吸收光谱研究,循环伏安法和DFT计算的结果,提出了这些还原反应的机理顺序,包括对Ar-DMBIH的芳基发色团进行初始光激发,然后单电子转移(SET)到有机物底物产生苯并咪唑啉的自由基阳离子和底物的自由基阴离子。
DOI:
10.1016/j.tet.2015.06.07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顺式-1,2-二(1-芘基)环丁烷
顺式-1,2-二(1-芘基)环丁烷
顺式-(-)-苯并(a)芘-7,8-二醇-9,10-环氧化物
雄甾烷
还原黑29
还原黄4
还原金橙G
还原绿2
还原绿1
还原紫3B
还原紫 10
还原深蓝BO
还原橙4
还原橙2
还原兰黑BBN
还原亮橙IRK
试剂N1,N1,N3,N3,N6,N6,N8,N8-Octakis(4-methoxyphenyl)-1,3,6,8-pyrenetetramine
蒽酮紫79
蒽缔蒽酮
蒽并(1,2,3,4-ghi)苝
蒽嵌蒽
蒽[9,1,2-cde]苯并[rst]戊芬
萘并[2'.8',2.4]晕苯
萘并[2',1',8',7':4,10,5]蒽并[1,9,8-abcd]晕苯
萘并[1,8-gh:4,5-g'h']二喹啉
萘并(8,1,2-bcd)苝
萘并(2,3-a)晕苯
萘并(2,1,8-qra)萘并萘-7 12-二酮
萘并(1,2,3-mno)醋菲烯
萘[2,3-a]芘
菲并[1,10,9,8-opqra]苝
茚并(1,2,3-cd)芘
苯胺,2-氯-3-(苯基甲氧基)-
苯并[xyz]庚芬
苯并[wx]萘并[2,1,8,7-hijk]庚省
苯并[rst]菲并[1,10,9-cde]戊芬
苯并[rst]戊酚-5-甲醛
苯并[pqr]四苯-5-基甲酸根
苯并[pqr]四苯-11-基甲酸根
苯并[pqr]二萘并[8,1,2-bcd:2',1',8'-lmn]苝
苯并[p]萘并[1,8,7-ghi]屈
苯并[l]芘-8-醇
苯并[ghi]苝
苯并[e]芘
苯并[b]芘-6-基甲醇
苯并[b]芘-6,12-二酮
苯并[b]芘-3,6-二酮
苯并[b]芘-1,6-二酮
苯并[a]芘-9,10-环氧化物
苯并[a]芘-7-醇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1'-(5-phenyl-1-pentyl)spiro[isobenzofuran-1(3H),4'-piperidine]
下一个:(E)-3-hexenyl piva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