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6-bis(4-(ethyl(methyl)amino)butoxy)-1-hydroxy-7-methoxy-2,8-bis(3-methylbut-2-en-1-yl)-9H-xanthen-9-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6-bis(4-(ethyl(methyl)amino)butoxy)-1-hydroxy-7-methoxy-2,8-bis(3-methylbut-2-en-1-yl)-9H-xanthen-9-one
英文别名
3,6-Bis[4-[ethyl(methyl)amino]butoxy]-1-hydroxy-7-methoxy-2,8-bis(3-methylbut-2-enyl)xanthen-9-one;3,6-bis[4-[ethyl(methyl)amino]butoxy]-1-hydroxy-7-methoxy-2,8-bis(3-methylbut-2-enyl)xanthen-9-one
3,6-bis(4-(ethyl(methyl)amino)butoxy)-1-hydroxy-7-methoxy-2,8-bis(3-methylbut-2-en-1-yl)-9H-xanthen-9-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38H56N2O6
mdl
——
分子量
636.872
InChiKey
ISHIAMGHTQOML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9.2
  • 重原子数:
    46
  • 可旋转键数:
    19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5
  • 拓扑面积:
    80.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非肽两亲性蒽酮衍生物:结构-活性关系和膜靶向性质。
    摘要:
    我们最近报道了一种高效的非肽类蒽酮2c(AM-0016)的生物启发性合成,它具有针对MRSA的有效抗菌活性。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一系列非肽两亲性蒽酮衍生物的详尽的结构-活性关系(SAR)分析,以试图鉴定出具有更低溶血活性和更大膜选择性的更有效的化合物。在这项研究中分析了四十六种两亲性蒽酮衍生物,并根据间隔物长度,阳离子部分,亲脂性链和三臂功能化将其结构分为四类。我们评估和探索了结构对其膜靶向性能的影响。SAR分析成功识别出3a具有有效的MIC(1.56-3.125μ/ mL)和较低的溶血活性(3a的溶血活性为80.2μg / mL,而2c的溶血活性为19.7μg/ mL )。化合物3a的膜选择性为25.7-50.4。因此,具有提高的HC 50值和有希望的选择性的3a可用作进一步治疗MRSA感染的结构优化的先导化合物。
    DOI:
    10.1021/acs.jmedchem.5b0150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npeptidic Amphiphilic Xanthone Derivatives: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and Membrane-Targeting Properties
    作者:Jun-Jie Koh、Hanxun Zou、Shuimu Lin、Huifen Lin、Rui Ting Soh、Fang Hui Lim、Wee Luan Koh、Jianguo Li、Rajamani Lakshminarayanan、Chandra Verma、Donald T. H. Tan、Derong Cao、Roger W. Beuerman、Shouping Liu
    DOI:10.1021/acs.jmedchem.5b01500
    日期:2016.1.14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the structures on their membrane-targeting properties. The SAR analysis successfully identified 3a with potent MICs (1.56–3.125 μ/mL) and lower hemolytic activity (80.2 μg/mL for 3a versus 19.7 μg/mL for 2c). Compound 3a displayed a membrane selectivity of 25.7–50.4. Thus, 3a with improved HC50 value and promising selectivity could be used as a lead compound for further structural
    我们最近报道了一种高效的非肽类蒽酮2c(AM-0016)的生物启发性合成,它具有针对MRSA的有效抗菌活性。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一系列非肽两亲性蒽酮衍生物的详尽的结构-活性关系(SAR)分析,以试图鉴定出具有更低溶血活性和更大膜选择性的更有效的化合物。在这项研究中分析了四十六种两亲性蒽酮衍生物,并根据间隔物长度,阳离子部分,亲脂性链和三臂功能化将其结构分为四类。我们评估和探索了结构对其膜靶向性能的影响。SAR分析成功识别出3a具有有效的MIC(1.56-3.125μ/ mL)和较低的溶血活性(3a的溶血活性为80.2μg / mL,而2c的溶血活性为19.7μg/ mL )。化合物3a的膜选择性为25.7-50.4。因此,具有提高的HC 50值和有希望的选择性的3a可用作进一步治疗MRSA感染的结构优化的先导化合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