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地夸磷索 | 59985-21-6

中文名称
地夸磷索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1,P4-di(uridine 5'-)tetraphosphate
英文别名
diquafosol;[[(2R,3S,4R,5R)-5-(2,4-dioxopyrimidin-1-yl)-3,4-dihydroxyoxolan-2-yl]methoxy-hydroxyphosphoryl] [[[(2R,3S,4R,5R)-5-(2,4-dioxopyrimidin-1-yl)-3,4-dihydroxyoxolan-2-yl]methoxy-hydroxyphosphoryl]oxy-hydroxyphosphoryl] hydrogen phosphate
地夸磷索化学式
CAS
59985-21-6
化学式
C18H26N4O23P4
mdl
——
分子量
790.312
InChiKey
NMLMACJWHPHKGR-NCOIDOBV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2.044±0.06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可微溶于水
  • 物理描述:
    Soli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9.1
  • 重原子数:
    49
  • 可旋转键数:
    1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394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23

SDS

SDS:4fc8a6a37ae24dbceae4411f0df17073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药理作用

地夸磷索是一种二核苷酸衍生物,作为P2Y2受体激动剂,它能够作用于结膜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膜上的P2Y2受体。通过上调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促进水分及黏蛋白的分泌,从而改善干眼病症状。

地夸磷索钠由参天制药获得Inspire制药公司(默克子公司)授权后开发,并于2010年10月最早在日本获批用于治疗干眼症,商品名为Diquas®,规格为3% (5mL)。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地夸磷索钠对角膜和结膜损伤的疗效分别与玻璃酸钠相似或更优,在一项双盲试验中表现尤为突出。在为期52周的开放标签临床试验中,地夸磷索钠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于2010年12月在日本上市。

地夸磷索钠的作用机制

角膜上皮对保持清晰透明的视力至关重要。若发生角膜上皮损伤,则需迅速修复以避免病原体侵入和内皮损伤导致的角膜混浊及视力下降。研究表明,细胞外核苷酸如ATP 和UTP在上皮伤口愈合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激活P2Y受体(P2YRs),促进包括细胞内钙离子的转运以及EGF受体(EGFR)和ERK的磷酸化等信号传导途径,从而加速角膜上皮伤口愈合。

地夸磷索钠是一种UTP二聚体衍生物,作为P2Y2受体(P2Y2R)的激动剂,在眼表中广泛表达于角膜、结膜杯状细胞和睑板腺。在结膜上皮中,地夸磷索钠能够通过激活氯离子通道来加速水分外排,并促进结膜杯状细胞中的黏蛋白分泌,进而改善泪膜稳定性。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地夸磷索 在 resin (Na+ form) 作用下, 生成 P1,P4-diuridine-5′,5′-tetraphosphate tetrasodium salt
    参考文献:
    名称:
    溶液中具有生理活性的二核苷多磷酸盐的构象是什么?NMR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对游离二核苷多磷酸的构象分析†
    摘要:
    二核苷多磷酸盐或二核苷酸(Np n N'; N,N'= A,U,G,C;n = 2-7)是天然存在的生理活性化合物。尽管对二核苷酸的兴趣以及它们的构象与其生物学功能的相关性,但是对二核苷酸的构象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因此,在这里,我们通过各种NMR技术对一系列Np n N'Na +盐(N = A,G,U,C; N'= A,G,U,C;n = 2–5)进行了构象分析。。如NMR所示,除Up 4/5 U外,所有研究的二核苷酸均在水溶液中形成分子内碱基堆积相互作用。Np n中糖苷角周围的构象发现N's是抗/高抗性,并且发现C4'-C5',C5'-O5'键周围的优选构象是gauche – gauche(gg)。Np n N's中的核糖部分显示出对S构象的偏爱,但是当连接到胞嘧啶时,核糖环则优先选择N构象。然而,在任何二核苷酸中均未观察到核糖部分的主要构象。Ap 2 A和Ap 4 A Na +盐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支持了实验结果。此外,针对Ap
    DOI:
    10.1039/c005122e
  • 作为产物:
    描述:
    尿苷5-单磷酸盐酸 、 iron(III) chloride 、 三正丁胺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12.33h, 生成 地夸磷索
    参考文献:
    名称:
    METHOD FOR PRODUCING P1,P4-DI(URIDINE 5'-)TETRAPHOSPHATE
    摘要:
    公开号:
    EP2940030B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4-Alkyloxyimino Derivatives of Uridine-5′-triphosphate: Distal Modification of Potent Agonists as a Strategy for Molecular Probes of P2Y<sub>2</sub>, P2Y<sub>4</sub>, and P2Y<sub>6</sub> Receptors
    作者:P. Suresh Jayasekara、Matthew O. Barrett、Christopher B. Ball、Kyle A. Brown、Eva Hammes、Ramachandran Balasubramanian、T. Kendall Harden、Kenneth A. Jacobson
    DOI:10.1021/jm500367e
    日期:2014.5.8
    Extended N4-(3-arylpropyl)oxy derivatives of uridine-5-triphosphate were synthesized and potently stimulated phospholipase C stimulation in astrocytoma cells expressing G protein-coupled human (h) P2Y receptors (P2YRs) activated by UTP (P2Y2/4R) or UDP (P2Y6R). The potent P2Y4R-selective N4-(3-phenylpropyl)oxy agonist was phenyl ring-substituted or replaced with terminal heterocyclic or naphthyl rings
    合成了尿苷-5'-三磷酸的扩展N 4 -(3-芳基丙基)氧基衍生物,并在星形细胞瘤细胞中有效刺激磷脂酶 C 刺激,该细胞表达 G 蛋白偶联的人 (h) P2Y 受体 (P2YRs),由 UTP (P2Y 2/ 4 R) 或 UDP (P2Y 6 R)。有效的 P2Y 4 R-选择性N 4 -(3-苯基丙基)氧基激动剂被苯环取代或被末端杂环或萘基环取代,同时保留了 P2YR 效力。对于两个核碱基均被取代的二核苷四磷酸激动剂,未观察到对远端区域空间位阻的这种广泛耐受性。有效的N 4 -(3-(4-甲氧基苯基)-丙基)氧基类似物19 (EC 50 : P2Y 2 R, 47 nM; P2Y 4 R, 23 nM) 被功能化用于链延伸,使用荧光团的点击束缚作为辅基。的BODIPY 630/650缀合物28(MRS4162)显示出EC 50个的70值,66,和23 nM的在hP2Y 2/4/6分别Rs时,和特异性标记细胞中表达P2Y
  • 一种游离核苷磷酸的方法
    申请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0540555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游离核苷磷酸的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新颖的游离核苷磷酸的方法,该游离方法避免了大量阳离子交换树脂和水的使用,减少了工业成本。
  • Lipophilic Modifications to Dinucleoside Polyphosphates and Nucleotides that Confer Antagonist Properties at the Platelet P2Y<sub>12</sub> Receptor
    作者:James G. Douglass、Roshni I. Patel、Benjamin R. Yerxa、Sammy R. Shaver、Paul S. Watson、Krzysztof Bednarski、Robert Plourde、Catherine C. Redick、Kurt Brubaker、Arthur C. Jones、José L. Boyer
    DOI:10.1021/jm701348d
    日期:2008.2.1
    discovered that modification of natural and synthetic dinucleoside polyphosphates and nucleotides with lipophilic substituents on the ribose and base conferred P2Y12 receptor antagonist properties to these molecules producing potent inhibitors of ADP-mediated platelet aggregation. We describe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se functionalized dinucleoside polyphosphates and nucleotides and report their
    血小板P2Y12受体在血小板功能的调节中起着核心作用,通过用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抑制该受体可导致血栓形成事件的减少。我们发现,天然和合成的二核苷多磷酸酯和核糖和碱基上具有亲脂性取代基的核苷酸修饰赋予这些分子产生P2Y12受体拮抗剂的特性,从而产生了有效的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我们描述了制备这些功能化的二核苷多磷酸盐和核苷酸的方法,并报告了它们的相关活性。通过分析这些结果并通过选择合成方法解构必要的结构元件,我们制备了一系列高度官能化的核苷酸,
  • 制备二核苷多磷酸化合物的方法
    申请人:株式会社钟根堂
    公开号:CN10909634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本发明涉及以高收率和高纯度制备二核苷多磷酸、其盐或其水合物的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在环境友好的反应条件下进行的,没有繁琐的过程,因此它可能适用于工业大规模生产。
  • 一种高纯度P<sup>1</sup>,P<sup>4</sup>-二(尿苷-5’-四磷酸)盐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705685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本发明提供一种P 1 ,P 4 ‑二(尿苷‑5’‑四磷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将UTP的三丁胺盐经碳二酰亚胺类缩合剂作用形成环状三磷酸,再和过量的UMP的三丁胺盐合成P 1 ,P 4 ‑二(尿苷‑5’‑四磷酸),经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梯度洗脱后不需浓缩水,稀释后再次阴离子树脂洗脱,后成盐精制得到P1,P4‑二(尿苷‑5’‑四磷酸)盐。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显著缩短生产周期,制备得到药用纯度的产品。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鸟苷(5')四磷酰(5')鸟苷 还原辅酶Ⅱ四钠盐 还原型辅酶Ⅰ 还原型辅酶II(NADPH)四钠盐 苯(甲)醛,4-乙酰基-,1-肟 腺苷(5')四磷酸酯尿苷 硫代辅酶腺嘌呤二核苷磷酸钠 硫代烟酰胺-DPN 甲基N~5~-(二氨基甲亚基)-N~2~-[(3S,4S)-3-羟基-4-({N-[(4S)-3-羟基-6-甲基-4-{[(2S)-3-甲基-1-{[N-(3-甲基丁酰)-L-缬氨酰]氨基}-1-羰基丁烷-2-基]氨基}庚酰]-L-丙氨酰}氨基)-6-甲基庚酰]-L-鸟氨酸酸酯 烟酸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酯 烟酰胺腺嘌呤双核苷酸磷酸盐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烟酰胺1,N(6)-乙烯桥腺嘌呤二核苷酸 尿苷酰基-(3'-5')-腺苷酰-(3'-5')尿苷 尼克酰胺2-叠氮氨基嘌呤二核苷酸 地纽福索四钠 地夸磷索 八磷酸腺苷 二腺苷三磷酸酯铵盐 二喹唑醇杂质1 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β,β'-单氯亚甲基二腺苷5',5''-P(1),P(4)-四磷酸酯 beta-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二钠 [[[[[[(2R,3S,4R,5R)-5-(6-氨基嘌呤-9-基)-3,4-二羟基四氢呋喃-2-基]甲氧基-羟基磷酰]氧基-羟基磷酰]氧基-羟基磷酰]氧基-羟基磷酰]氧基-羟基磷酰][(2R,3S,4R,5R)-5-(6-氨基嘌呤-9-基)-3,4-二羟基四氢呋喃-2-基]甲基磷酸氢酯 [[[[(2R,3S,4R,5R)-5-(6-氨基嘌呤-9-基)-3,4-二羟基四氢呋喃-2-基]甲氧基-羟基磷酰]氧基-羟基磷酰]氧基-羟基磷酰][(2R,3S,4R,5R)-5-(6-氨基嘌呤-9-基)-3,4-二羟基四氢呋喃-2-基]甲基磷酸氢酯 [[[(2R,3S,4R,5R)-5-(2-氨基-6-氧代-3H-嘌呤-9-基)-3,4-二羟基四氢呋喃-2-基]甲氧基-羟基磷酰]氧基-羟基磷酰][(2R,3S,4R,5R)-5-(2-氨基-6-氧代-3H-嘌呤-9-基)-3,4-二羟基四氢呋喃-2-基]甲基磷酸氢酯 [[(2R,3S,4R,5R)-5-(6-氨基嘌呤-9-基)-3,4-二羟基四氢呋喃-2-基]甲氧基-羟基磷酰][(2R,3S,4R,5R)-5-(3,4-二甲基吡啶-1-鎓-1-基)-3,4-二羟基四氢呋喃-2-基]甲基磷酸酯 [[(2R,3S,4R,5R)-5-(2-氨基-6-氧代-3H-嘌呤-9-基)-3,4-二羟基四氢呋喃-2-基]甲氧基-羟基磷酰][(2R,3S,4R,5R)-5-(2-氨基-6-氧代-3H-嘌呤-9-基)-3,4-二羟基四氢呋喃-2-基]甲基磷酸氢酯 [(2R,3S,4R,5R)-5-(6-氨基-8-叠氮基嘌呤-9-基)-3,4-二羟基四氢呋喃-2-基]甲基[[(2R,3S,4R,5R)-5-(3-氨基甲酰-4H-吡啶-1-基)-3,4-二羟基四氢呋喃-2-基]甲氧基-羟基磷酰]磷酸氢酯 P(1)-(腺苷-5')-P(5)-(胸苷-5')-五磷酸酯 BETA-烟酰胺腺嘌呤双核苷酸 Alpha-二磷酸啶核甙酸 3-苯甲酰基吡啶-腺嘌呤二核苷酸 3-氨基吡啶腺嘌呤二核苷酸 3-吡啶乙醛腺嘌呤二核苷酸 3-乙酰吡啶腺嘌呤二核苷酸 3'-脱氧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2-氟-6-甲氧基苯甲腈 2'-脱氧腺苷酰-(3'-5')-胸苷 1-[5-[[[[5-(6-氨基嘌呤-9-基)-3,4-二羟基-四氢呋喃-2-基]甲氧基-羟基-磷酰]氧基-羟基-磷酰]氧基甲基]-3,4-二羟基-四氢呋喃-2-基]吡啶-5-羧酸酯 1,6-二氢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1,2-二氢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2S,3S,4S,5R)-5-[[[[(2R,3S,4R,5R)-5-(6-氨基嘌呤-9-基)-3,4-二羟基四氢呋喃-2-基]甲氧基-羟基磷酰]氧基-羟基磷酰]氧基甲基]-2-(3-氨基甲酰吡啶-1-鎓-1-基)-4-羟基四氢呋喃-3-醇 (2R,3R,4S,5R)-5-[[[[(2R,3S,4R,5R)-5-(6-氨基嘌呤-9-基)-3,4-二羟基四氢呋喃-2-基]甲氧基-羟基磷酰]氧基-羟基磷酰]氧基甲基]-2-(3-氨基甲酰-5-甲基吡啶-1-鎓-1-基)-4-羟基四氢呋喃-3-醇 (14β)-8-甲基罗汉松-12-烯-13,14-二甲醛 P1,P4-bis(uridin-5'-yl) tetraphosphate 2',2'',3',3''-O-tetrabutyryl 1,N6-etheno NAD+ β-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reduced 3'-azido-3'-deoxy-5'-thymidinyl 5'-uridinyl phosphate 5'-adenosyl 3'-azido-3'-deoxy-5'-thymidinyl phosph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