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 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000~5000mg/kg;小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兔急性经皮LD50>2500mg/kg。2年饲喂试验表明,大鼠无用剂量为125mg/kg饲料,狗为200mg/kg饲料。鲤鱼LC50为1~4mg/L,野鸭急性经口LD50>2000mg/kg。
化学性质 本品为白色结晶,熔点(m.p.)97~98℃,蒸气压1.999×10-4Pa (25℃)。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高:氯仿40%, 丙酮<20%, 二甲苯<15%;在水中溶解度为11mg/L。50℃时,水解半衰期分别为pH值3时1300h、pH值7时1060h和pH值10.5时80h。工业品纯度98%,顺式异构体含量较高。
用途 高效、低毒有机磷杀虫剂,主要以触杀作用为主,对鳞翅目、双翅目及多种鞘翅目害虫有显著效果。在有机磷杀虫剂抗性问题上,国际已将其视为重要替代品种。适用于粮、棉、果、茶、蔬菜和林业等领域,也可用于防治仓贮粮、织物害虫等。例如,在防治水稻二化螟时,以15g有效成分/100 m2施药两次,杀虫效果可达90%;用0.05%药液防治蓟马,效果达97%;用0.04%质量分数药液防治棉蚜,效果达98%,使用0.025%药液喷雾防治棉红蜘蛛,效果达94%。
用途 还可用于防治鳞翅目和双翅目害虫、牛奶棚和家畜笼中的蝇、仓库、牧场和森林害虫等,也可作为防蛾剂使用。
生产方法 五氯苯乙酮的制备:将三氯乙烯与少量偶氮二异丁腈(催化剂)于100℃通入干燥氧气,在6.5×105Pa压力下于110℃反应10h,得二氯乙酰氯。然后滴入1, 2, 4-三氯苯和无水三氯化铝浆状物中,升温至90℃维持4h,制得五氯苯乙酮,收率可达79.87%,15D值为1.5854~1.5930。
亚磷酸三甲酯的制备:苯酚与三氯化磷反应生成亚磷酸三苯酯,然后在甲醇钠存在下与过量无水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温度130~150℃),用过量甲醇蒸气从塔顶带出产物。经蒸馏分离后回收甲醇和三甲酯,苯酚循环使用。
杀虫畏的合成:五氯苯乙酮投入反应锅中,在30~50℃滴入亚磷酸三甲酯,再升温至110℃保温反应0.5h,用乙醇(或乙醚和戊烷)处理得产品,收率达77.13%。
类别 农药
毒性分级 高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480 毫克/公斤;口服-小鼠 LD50: 1379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明火下易燃;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氧化磷和氯化物气体
储运特性 库房需通风、低温干燥;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
灭火剂 砂土、干粉、泡沫
职业标准 STEL 1 毫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