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溴环己烷羧酸甲酯 | 3196-23-4

中文名称
1-溴环己烷羧酸甲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1-bromocyclohexane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methyl 1-bromocyclohexane-1-carboxylate;1-Bromcyclohexancarbonsaeure-methylester
1-溴环己烷羧酸甲酯化学式
CAS
3196-23-4
化学式
C8H13BrO2
mdl
MFCD00134214
分子量
221.094
InChiKey
RNWRVPVPLQMTA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15-116 °C/19 mmHg (lit.)
  • 密度:
    1.39 g/mL at 25 °C (lit.)
  • 闪点:
    222 °F
  • 稳定性/保质期:
    如果按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也未有已知危险发生。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75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C
  • 安全说明:
    S26,S27,S28,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34,R36/37
  • 包装等级:
    III
  • WGK Germany: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65 8/PG 2
  • 危险类别:
    8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5+P351+P338,P310
  • 危险性描述:
    H314,H335
  • 储存条件:
    请将药品存放在密闭、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

SDS

SDS:a8bd8fcccb8910082230d4e5b80897bf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1-溴环己烷羧酸甲酯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腐蚀 (类别 1B)
严重眼睛损伤 (类别 1)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事故响应
P301 + P330 + P331 如果吞咽:漱口,不要催吐。
P303 + P361 + P353 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
浴。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63 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催泪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8H13BrO2
分子式
: 221.09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Methyl 1-bromocyclohexanecarboxylate
-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3196-23-4
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溴化氢气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并当作危险废物处理。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紧密装配的防护眼镜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颜色: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115 - 116 °C 在 25 hPa - lit.
g) 闪点
106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1.39 g/cm3 在 25 °C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引致灼伤。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引起皮肤灼伤。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3265 国际海运危规: 3265 国际空运危规: 3265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CORROSIVE LIQUID, ACIDIC, ORGANIC, N.O.S. (Methyl 1-
bromocyclohexanecarboxylate)
国际海运危规: CORROSIVE LIQUID, ACIDIC, ORGANIC, N.O.S. (Methyl 1-
bromocyclohexanecarboxylate)
国际空运危规: Corrosive liquid, acidic, organic, n.o.s. (Methyl 1-bromocyclohexanecarboxylat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8 国际海运危规: 8 国际空运危规: 8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甲基-1-溴环己烷羧酸酯可用于改进的甲基-3-氧代-1-环己烯-1-羧酸酯制备方法中。它还可用于合成16-aryl-15-氧化双并[5.1.5.3]十六烷-7,14-二酮的Reformatsky反应中。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溴环己烷羧酸甲酯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三乙胺copper(ll) brom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1.0h, 生成 2-oxaspiro[4.5]deca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水溶液中酰胺的羟烷基化反应可轻松合成单个α-叔烷基化乙醛
    摘要: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建立了通用协议,通过水溶液中酰胺的铜催化羟烷基化来合成单个α-叔烷基化乙醛。产品的产率非常高,并且具有优异的官能团相容性。我们的反应可轻松获得高度官能化的乙醛,该乙醛可用于合成其他有用的化合物,包括螺环。对照实验表明,该反应包括通过自由基反应的羟烷基化过程。
    DOI:
    10.1002/chem.201801065
  • 作为产物:
    描述:
    环己甲腈盐酸乙醚 、 aluminum tri-tert-butoxide 作用下, 生成 1-溴环己烷羧酸甲酯
    参考文献:
    名称:
    Ketene Acetals. XXXIV. Tetra- and Pentamethylene Ketene Acetals
    摘要:
    DOI:
    10.1021/ja01622a04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uthenium-Catalyzed <i>para</i> -Selective C−H Alkylation of Aniline Derivatives
    作者:Jamie A. Leitch、Claire L. McMullin、Andrew J. Paterson、Mary F. Mahon、Yunas Bhonoah、Christopher G. Frost
    DOI:10.1002/anie.201708961
    日期:2017.11.20
    The para‐selective C−H alkylation of aniline derivatives furnished with a pyrimidine auxiliary is herein reported. This reaction is proposed to take place via an N−H‐activated cyclometalate formed in situ. Experimental and DFT mechanistic studies elucidate a dual role of the ruthenium catalyst. Here the ruthenium catalyst can undergo cyclometalation by N−H metalation (as opposed to C−H metalation in
    本文报道了配有嘧啶辅助剂的苯胺衍生物的对位C-H烷基化反应。建议该反应通过原位形成的NH活化的环金属盐进行。实验和DFT机理研究阐明了钌催化剂的双重作用。这里的钌催化剂可通过N-H金属化经历环金属化(相对于C-H的金属化在间位-选择性过程)和形成氧化还原活性物种钌,以使位点选择性基加在对位位置。
  • Iron-Enhanced Reactivity of Radicals Enables C–H Tertiary Alky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Functionalized Quaternary Carbons
    作者:Yu Yamane、Kohei Yoshinaga、Michinori Sumimoto、Takashi Nishikata
    DOI:10.1021/acscatal.8b04872
    日期:2019.3.1
    i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catalysts, especially for aromatic C–H functionalizations. However, stoichiometric amounts of oxidants and strong carbanions are required, and C–H tertiary alkylation, especially with electron-deficient alkyl groups, is unexplored.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iron-catalyzed selective C–H tertiary alkylations with heteroaromatics, in which an iron salt
    铁是最有吸引力的催化剂之一,特别是对于芳族CHH功能化而言。但是,需要化学计量的氧化剂和强碳负离子,并且尚未开发C–H叔烷基化,尤其是缺乏电子的烷基。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杂芳族化合物在铁催化的选择性C–H叔烷基化反应中的发展,其中铁盐充当单电子源,并增强了由α-溴羰基化合物生成的叔烷基的反应性。我们建立的方法论已在非常简单的条件下有效合成各种季碳原子中得到了证明。
  • Ruthenium catalyzed remote C4-selective C–H functionalisation of carbazoles <i>via</i> σ-activation
    作者:Jamie A. Leitch、Callum J. Heron、Janette McKnight、Gabriele Kociok-Köhn、Yunas Bhonoah、Christopher G. Frost
    DOI:10.1039/c7cc07606a
    日期:——
    We report the C4-selective C–H alkylation of carbazole derivatives furnished with a pyrimidine directing group at N9. This was realized using ruthenium catalyzed σ-activation methodology, whereby C–H activation at C1 enables the interaction of this ruthenacycle, at the para position to the metal center, with tertiary alkyl radicals.
    我们报道了在N9处带有嘧啶导向基团的咔唑衍生物的C4选择性C–H烷基化。这是通过使用钌催化的σ活化方法实现的,其中C1处的C–H活化使该钌环在金属中心的对位与叔烷基相互作用。
  • Construction of Quaternary Carbon Center via NHC Catalysis Initiated by an Intermolecular Heck-Type Alkyl Radical Addition
    作者:Lanjun Su、Huan Sun、Jikai Liu、Chengming Wang
    DOI:10.1021/acs.orglett.1c01400
    日期:2021.6.18
    A quaternary carbon center containing an oxindole motif is constructed via NHC-catalyzed transition-metal and aldehyde-free intermolecular Heck-type alkyl radical addition initiated annulation. This redox-neutral protocol also features a simple procedure, broad substrate scope, goo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and could be smoothly amplified to a gram scale. The mechanism study shows that the reaction
    含有羟吲哚基序的季碳中心是通过 NHC 催化的过渡金属和无醛分子间 Heck 型烷基自由基加成引发的环化构建的。这种氧化还原中性方案还具有程序简单、底物范围广、官能团耐受性好并且可以顺利放大到克级的特点。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可能经历了两次 SET 过程,其中涉及 NHC 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
  • C( <i>sp</i> <sup>3</sup> )−C( <i>sp</i> <sup>3</sup> ) Bond Formation <i>via</i> Electrochemical Alkoxylation and Subsequent Lewis Acid Promoted Reactions
    作者:Enol López、Carlo Melis、Raúl Martín、Alessia Petti、Antonio Hoz、Ángel Díaz‐Ortíz、Adrian P. Dobbs、Kevin Lam、Jesús Alcázar
    DOI:10.1002/adsc.202100749
    日期:2021.10.5
    methodology for the C(sp3)−C(sp3) functionalisation of saturated N-heterocyclic systems is disclosed. First, aminal derivatives are generated through the anodic oxidation of readily accessible carboxylic acids. Then, in the presence of BF3 ⋅ OEt2, iminium ions are unmasked and rapidly alkylated by organozinc reagents under flow conditions. Secondary, tertiary and quaternary carbon center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公开了用于饱和N-杂环系统的C( sp 3 )-C( sp 3 )官能化的两步无过渡金属方法。首先,氨基衍生物是通过容易获得的羧酸的阳极氧化产生的。然后,在 BF 3  ⋅ OEt 2存在下,亚胺离子在流动条件下被有机锌试剂暴露并迅速烷基化。使用这种方法已经成功地组装了二级、三级和四级碳中心。这种方法与药物发现特别相关,因为它增加了 C( sp 3)-在分子框架内迅速发挥功能。作为概念证明,我们的方法应用于肽和 API 的衍生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