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性
纤维原性 - 引发组织损伤和纤维化(疤痕形成)。
Fibrogenic - Inducing tissue injury and fibrosis (scarring).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经过脱水处理的氯化物溶于甲醇,利用石墨阳极(直径为12毫米)、汞阴极进行电解。电解容器配备多个磨口玻璃接头以插入石墨阳极、搅拌器、氮气导管、水套以及底部活塞。电压设定在40伏特,确保电流维持在1~2安培之间;电流大小由阴阳极间的距离(10~20毫米)决定。稀土氯化物的浓度约为半饱和状态,温度控制在约20℃。由于反应中阴极表面积较大,每安培电流对应于约0.04安培/平方厘米的电流密度。电解20~40小时后,汞齐合金流入由两个球形管构成的容器内。随后,在氮气保护下用甲醇清洗杂质,并通过蒸馏从球形管1转移未反应的汞至球形管2中。断开两球形管连接,管1中的汞齐合金组成取决于汞蒸馏温度(200~300℃)。
将稀土金属在300~350℃下与汞接触(用量为稀土金属的20~30倍)。此过程中不仅发生汞齐化反应,还实现了金属纯化。这是因为稀土金属氧化物比汞轻,会浮于汞合金表面形成一层厚实的固体浆状物质即汞齐合金,该材料可以直接进行氮化处理。
在石英管中将汞齐合金放入两个钼舟内,第一部分占总量的1/5,目的是进一步净化通入的氮气,因为产物LnN可吸收微量氧气。当通入氮气时,温度应控制如下:340℃下维持2~3小时,500℃下持续2~3小时,700℃下保持12~15小时,最后在1000℃下运行1~5小时。所有导管连接均需使用玻璃管而非橡胶或塑料管(易渗水),以确保反应过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