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品外观为白色固体。熔点:216~218℃;蒸气压(25℃):4.0×10^-11mPa;溶解度(mg/L,25℃):在水中3(pH5缓冲液),184(pH7缓冲液)、3430(pH9缓冲液);在有机溶液中:丙酮中4360,乙腈中5500,二氯甲烷中6980,乙酸乙酯中980,己烷中<10,甲醇中470,辛醇中<10,甲苯中14。
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兔急性经皮LD50>2000mg/kg,对兔皮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大鼠急性吸入LC50(4h)>3.77mg/L。NOEL数据[mg/(kg·d)]:狗(ly)5,雄小鼠(90d)50。ADI(EPA)RfD 0.1mg/kg。微核试验及CHO试验均为阴性。
作用机理氯酯磺草胺属于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它是一种磺酰胺类除草剂,经杂草叶片、根吸收,累积在生长点,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使杂草停止生长而死亡。该药主要用于大豆田茎叶喷雾防除阔叶杂草。
磺酰胺类除草剂氯酯磺草胺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最新研制的磺酰胺类除草剂,主要用于大豆田茎叶喷雾防除阔叶杂草。药剂经杂草叶片、根吸收累积在生长点,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使杂草停止生长而死亡。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氯酯磺草胺对春大豆田阔叶杂草鸭跖草、红蓼、豚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苦菜、苣荬菜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磺酰胺类除草剂与磺酰脲类除草剂类似,均是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抑制剂。它们以ALS为靶标,是涉及丙酮酸和硫胺素焦磷酸(TPP)的混合型抑制剂,对酶的结合部位进行竞争,而对基质或辅因子没有竞争作用。
磺酰胺类除草剂是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类新的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其主要结构形式是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现有6个品种,都是旱田除草剂,包括唑嘧磺草胺、甲氧磺草胺、氯酯磺草胺、双氯磺草胺、双氟磺草胺和五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对大豆、玉米、小麦、大麦、豌豆、苜蓿、三叶草等安全,对后茬作物无不良影响;甲氧磺草胺主要用于防治小麦、大麦、黑麦田中大多数主要的阔叶杂草;氯酯磺草胺仅限于一年一茬的春大豆田施用。
注意事项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2-chlorosulfonyl-7-fluoro-5-ethoxy[1,2,4]triazolo[1,5-c]-pyrimidine | 147150-77-4 | C7H6ClFN4O3S | 280.667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methyl 3-chloro-2-[[5-ethoxy-7-[(2R)-2-[(2-methylpropan-2-yl)oxycarbonylamino]-3-oxo-3-(2-trimethylsilylethoxy)propyl]sulfanyl-[1,2,4]triazolo[1,5-c]pyrimidin-2-yl]sulfonylamino]benzoate | 172694-18-7 | C28H39ClN6O9S2Si | 731.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