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叠氮丙基)萘 | 1013632-30-8

中文名称
2-(2-叠氮丙基)萘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azidopropyl)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2-(2-Azidopropyl)naphthalene
2-(2-叠氮丙基)萘化学式
CAS
1013632-30-8
化学式
C13H13N3
mdl
——
分子量
211.266
InChiKey
MYNDDFBPWXERC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3
  • 拓扑面积:
    14.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prop-1-en-1-yl)naphthalene叠氮基三甲基硅烷2,4,6-Triisopropylthiophenol 、 3,6‐di‐tert‐butyl‐9‐mesityl‐10‐phenylacridin‐10‐ium tetrafluoroborate 作用下, 以 2,2,2-三氟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8.0h, 以67%的产率得到2-(2-叠氮丙基)萘
    参考文献:
    名称:
    有机光氧化还原催化活性烯烃的反马可夫尼科夫氢叠氮化
    摘要:
    有机叠氮化物可作为伯胺的合成有用替代物,伯胺是生物活性和医学相关分子中普遍存在的官能团。从历史上看,由于这些化合物固有的低聚倾向,简单的活化烯烃和苯乙烯的正式氢化叠氮化已被证明是困难的。本文公开了一种在蓝色LED的照射下由有机吖啶鎓盐催化的活化烯烃的反马尔可夫尼科夫氢化叠氮化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取代苯乙烯和末端苯乙烯以及几种乙烯基醚,以中等至优异的产率产生合成通用的氢化叠氮化产物。
    DOI:
    10.1055/s-0039-169069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carboxylative Radical Azidation Using MPDOC and MMDOC Esters
    作者:Erich Nyfeler、Philippe Renaud
    DOI:10.1021/ol702832x
    日期:2008.3.1
    An efficient radical-mediated decarboxylative azidation of aliphatic carboxylic acid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success of this transformation hinges on the use of a new type of thiohydroxamate esters (MPDOC esters). These esters are more stable than the classical Barton esters and less prone to rearrange under radical conditions. In the case of alpha-alkoxy and alpha-amino acids, optimal results are obtained with the even more stable MMDOC esters developed recently by Kim.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