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xanthine oxidase | 9002-17-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xanthine oxidase
英文别名
hypoxanthine oxidase;hypoxanthine:oxygen oxidoreductase;Schardinger enzyme;xanthine oxidoreductase;hypoxanthine-xanthine oxidase;xanthine:O2 oxidoreductase;xanthine:xanthine oxidase
CAS
9002-17-9
化学式
mdl
——
分子量
——
InChiKey
——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稳定性/保质期:
    1. 用于葡萄酒中分解残存的脲和抑制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常用于生化研究及临床诊断,特别是在测定血液及尿中的脲含量方面表现突出。脲酶还可防止肝昏迷,并参与人工肾的运作过程,通过微囊与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剂组成的人工肾系统降低血中非蛋白氮水平。 2. 脲酶是一种结晶悬浮于含有硫酸铵、磷酸钠缓冲液、EDTA和水杨酸钠的溶液中,pH值约为7.8。它属于一种对底物不专一的氧化酶,是含铁-钼的黄素蛋白。其主要反应为:黄嘌呤 + H₂O + O₂ → 尿酸 + 过氧化氢,并能氧化次黄嘌呤、黄嘌呤和醛等物质。脲酶最适pH值为8.20,等电点(pI)在5.3~5.4之间。其激活剂为氧(O₂),而重金属离子、氰化物、醛类、别嘌呤醇、磷酸盐、咪唑、氯化钠和氯化钾则是抑制剂。粗酶在2℃条件下可保存数周,活力损失很小;而在冻结情况下,则可长期保存,悬浮液的相对密度为1.00。 单位定义:30℃,pH7.8时,每分钟能氧化1μmol黄嘌呤的脲酶活性即被定义为1个单位。

安全信息

  • 安全说明:
    S24/25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35079090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黄嘌呤氧化酶(XOD)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科研领域。当与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和尿酸酶偶联时,它可用于检测无机磷、5'-核苷酸酶和腺苷脱氨酶。此外,黄嘌呤氧化酶还具有蛋白水解活性。

生理作用

在人体中,黄嘌呤氧化酶可以将次黄嘌呤、黄嘌呤等嘌呤类化合物氧化为尿酸,并通过肾脏和胆汁排出体外。在痛风治疗中,常用到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该酶来减少体内尿酸生成,从而缓解痛风症状。

性质与应用

黄嘌呤氧化酶是生物体内核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氧化还原酶类,能够利用分子氧作为电子受体或亚甲基蓝、苯醌、高铁氰化物和硝酸盐等人工电子受体催化氧化黄嘌呤、蝶呤和醛类等多种杂环化合物,并伴随产生过氧化氢和超氧自由基等活性氧。它在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活性氧生理作用及氧化应激损伤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化学性质

近似黄色液体。

用途

黄嘌呤氧化酶可用于生化研究,临床常用作诊断酶,用于测定黄嘌呤、肌苷和鸟苷等物质。

生产方法

以新鲜生奶油为原料,在机械搅拌下胰蛋白酶消化并加热处理。随后进行硫酸铵分级沉淀,经氢氧化铝凝胶及磷酸钙凝胶柱层析后,用硫酸铵最终沉淀获得黄嘌呤氧化酶。

反应信息

  • 作为试剂:
    描述:
    2-硝基苯甲醚 在 aluminum (III) chloride 、 间氯过氧苯甲酸 、 potassium hydroxide 、 xanthine oxidase黄嘌呤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3.0h, 生成 6-Methoxy-1-hydroxy-phenazin-10-oxid
    参考文献:
    名称:
    DNA链切割由吩嗪二- Ñ下喜氧和厌氧条件氧化物天然产物Myxin
    摘要:
    杂环N-氧化物是一类有趣的抗肿瘤药物,可选择性杀死实体瘤中的缺氧细胞。这类化合物先导药物替拉帕明的低氧选择性活性源于其将细胞内单电子还原为对氧敏感的药物自由基中间体的能力。在分子氧的存在下,自由基中间体被反氧化为母体分子。在缺氧条件下,延长的药物自由基中间体寿命可以通过“脱氧”机制将其转化为具有高度细胞毒性的破坏DNA的中间体,该机制涉及从其N-氧化物基团之一中损失氧气。天然产物粘菌素是吩嗪二氮在有氧条件下对多种生物体均表现出强大的抗生素活性的氧化物。鉴于目前对杂环N-氧化物作为在低氧条件下有选择地起作用的物质的看法,令人惊讶的是从Sorangium中鉴定出了毒素。提取物基于其在有氧条件下的抗生素特性。因此,我们着手研究粘菌素生物学活性的分子机制。我们发现,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毒素都可引起生物还原活化的自由基介导的DNA链断裂。我们的证据表明,链断裂是通过脱氧代谢发生的。我们表明,在有氧和
    DOI:
    10.1021/tx200421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