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并比较了通过手性2-
恶唑烷
硫酮和2-
硫唑烷
硫酮的Ru(II)半三明治复合物原位还原得到的Ru(0)纳米颗粒(NPs)在
异丙醇中对
苯乙酮的催化不对称转移氢化(ATH)通过还原[Ru(
对伞花烃)(Cl)2 ] 2原位形成Ru(0)NPs的催化活性(S)-4-异丁基
噻唑烷-2-
硫酮,(S)-4-异丙基-2-(-2-
吡啶基)-2-
恶唑啉,(8S,9R)-(-)-
辛可尼定,(S)-亮
氨酸,(S)-苯丙
氨醇和(S)-亮
氨酸。然后检查了三个最佳的催化体系中十三种具有不同电子和空间特性的芳族酮的ATH。使用
苯乙酮TH中Ru(II)半三明治复合物与(S)-4-异丁基
噻唑烷-2-
硫酮的NP最多可得到24%ee。通过
TEM和DLS测量来表征NP。动力学研究和中毒实验证实,该反应是由原位形成的手性NP催化的。还进行了复合物的完整表征,包括两个复合物的X射线晶体学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