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methylsulfanyl-heptylamine | 98545-0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methylsulfanyl-heptylamine
英文别名
1-Amino-7-methylmercapto-heptan;7-Methylmercapto-heptylamin;Methylthioheptylamine;7-methylsulfanylheptan-1-amine
7-methylsulfanyl-heptylamine化学式
CAS
98545-04-1
化学式
C8H19NS
mdl
——
分子量
161.312
InChiKey
PCEZWIUIFUEBM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18 °C(Press: 10 Torr)
  • 密度:
    0.90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51.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7-methylsulfanyl-heptylamine乙醚氯仿碳酸氢钠 作用下, 生成 N,N'-bis-(7-methylsulfanyl-heptyl)-thiourea
    参考文献:
    名称:
    Kjaer; Christensen, Acta Chemica Scandinavica (1947), 1957, vol. 11, p. 1298,1300,1305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7-(methylthio)heptanenitril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乙醚 作用下, 生成 7-methylsulfanyl-hept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Kjaer; Christensen, Acta Chemica Scandinavica (1947), 1957, vol. 11, p. 1298,1300,1305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ickel-Catalyzed Amination of Aryl Thioethers: A Combined Synthetic and Mechanistic Study
    作者:Alessandro Bismuto、Tristan Delcaillau、Patrick Müller、Bill Morandi
    DOI:10.1021/acscatal.0c00393
    日期:2020.4.17
    and kinetically competent catalysts for this transformation. The fleeting transmetalation intermediate has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through an alternative synthetic organometallic pathway at lower temperature, allowing for in situ NMR study of the C–N bond reductive elimination step. This study addresses key factors governing the mechanism of the nickel-catalyzed Buchwald–Hartwig amination process
    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了镍1,2,2-双(二环己基膦基)乙烷(dcype)配合物用于芳基硫醚的Buchwald-Hartwig催化胺化。该方案显示了在催化条件下可耐受的各种不同官能团的广泛适用性。广泛的有机金属和动力学研究支持这种转化的镍(0)-镍(II)途径,并揭示了氧化加成配合物是催化循环的静止状态。已证明所有分离出的中间体都是这种转化的催化和动力学催化剂。通过在较低的温度下通过另一种合成的有机金属途径,已经成功合成了短暂的重金属化中间体,从而可以对C–N键的还原消除步骤进行原位NMR研究。
  • Kjaer; Christensen, Acta Chemica Scandinavica (1947), 1957, vol. 11, p. 1298,1300,1305
    作者:Kjaer、Christensen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