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isobutyl (3-methylbut-2-en-1-yl) carbonate | 884656-82-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isobutyl (3-methylbut-2-en-1-yl) carbonate
英文别名
3-Methylbut-2-enyl 2-methylpropyl carbonate
isobutyl (3-methylbut-2-en-1-yl) carbonate化学式
CAS
884656-82-0
化学式
C10H18O3
mdl
——
分子量
186.251
InChiKey
SLRAULZVZRZUR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18.7±19.0 °C(Predicted)
  • 密度:
    0.944±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
  • 拓扑面积:
    3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丙二酸二异丁酯isobutyl (3-methylbut-2-en-1-yl) carbonate(1,1-dimethyl-π-allyl)dicarbonylnitrosyl iron四丁基溴化铵potassium 2-methylbutan-2-olate 、 1,3-bis(2′,4′,6′-trimethylphen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 作用下, 以 甲基叔丁基醚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8.0h, 以97%的产率得到diisobutyl 2-(2-methylbut-3-en-2-yl)mal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预先形成的π-烯丙基铁配合物作为强有效的,良好的烯丙基取代催化剂
    摘要:
    复活:添加N-杂环卡宾配体(例如1,3-二苯甲酰咪唑啉-2-亚基(SIMES))后,具有催化活性的π-烯丙基铁络合物将“复活”。化学计量和催化烯丙基烷基化反应的比较表明,π-烯丙基机理在该催化体系中具有活性。
    DOI:
    10.1002/anie.200901930
  • 作为产物:
    描述:
    异戊烯醇氯甲酸异丁酯吡啶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87%的产率得到isobutyl (3-methylbut-2-en-1-yl) carb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亲核 Fe 催化中的氧化还原活性三唑鎓衍生配体 - 反应性分布和区域选择性 O-烯丙基化的发展
    摘要:
    三唑鎓衍生的 N-杂环卡宾 (aNHC) 配体通过相应三唑鎓盐的去质子化很容易获得,被证明是各种烯丙基取代反应中的通用配体。相应的三唑鎓盐是由叠氮化物和炔烃通过 1,3-偶极环加成和 N-烷基化反应形成的。这些配体的独特性质是在其释放形式时是两性离子的,并作为强氧化还原活性 σ-供体配体。凭借这些特性,这些配体能够开发出前所未有的 Fe 催化的烯丙基碳酸酯区域选择性芳氧基化。
    DOI:
    10.1002/ejoc.20130090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dox-Active Triazolium-Derived Ligands in Nucleophilic Fe-Catalysis - Reactivity Profile and Development of a Regioselective<i>O</i>-Allylation
    作者:Johannes E. M. N. Klein、Michael S. Holzwarth、Stephan Hohloch、Biprajit Sarkar、Bernd Plietker
    DOI:10.1002/ejoc.201300902
    日期:2013.10
    Triazolium-derived N-heterocyclic carbene (aNHC) ligands, which are readily accessible by deproton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triazolium salts, proved to be versatile ligands in diverse ally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s. The corresponding triazolium salts are formed from azides and alkyne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and N-alkylation reactions. The unique property of these ligands
    三唑鎓衍生的 N-杂环卡宾 (aNHC) 配体通过相应三唑鎓盐的去质子化很容易获得,被证明是各种烯丙基取代反应中的通用配体。相应的三唑鎓盐是由叠氮化物和炔烃通过 1,3-偶极环加成和 N-烷基化反应形成的。这些配体的独特性质是在其释放形式时是两性离子的,并作为强氧化还原活性 σ-供体配体。凭借这些特性,这些配体能够开发出前所未有的 Fe 催化的烯丙基碳酸酯区域选择性芳氧基化。
  • Preformed π-Allyl Iron Complexes as Potent, Well-Defined Catalysts for the Allylic Substitution
    作者:Michael Holzwarth、André Dieskau、Misbah Tabassam、Bernd Plietker
    DOI:10.1002/anie.200901930
    日期:2009.9.14
    Reanimation: Catalytically inactive π‐allyl iron complexes are “reanimated” upon addition of N‐heterocyclic carbene ligands such as 1,3‐dimesitylimidazolin‐2‐ylidene (SIMES). A comparison of stoichiometric and catalytic allylic alkylation reactions shows the π‐allyl mechanism to be active in this catalytic system.
    复活:添加N-杂环卡宾配体(例如1,3-二苯甲酰咪唑啉-2-亚基(SIMES))后,具有催化活性的π-烯丙基铁络合物将“复活”。化学计量和催化烯丙基烷基化反应的比较表明,π-烯丙基机理在该催化体系中具有活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