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allylthio)propanenitrile | 105643-81-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allylthio)propanenitrile
英文别名
2-[(Prop-2-en-1-yl)sulfanyl]propanenitrile;2-prop-2-enylsulfanylpropanenitrile
2-(allylthio)propanenitrile化学式
CAS
105643-81-0
化学式
C6H9NS
mdl
——
分子量
127.21
InChiKey
WKXSTPMXXQKOQ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98.8±23.0 °C(Predicted)
  • 密度:
    0.97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49.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SDS

SDS:8b0cc6b8737a369be07655afa92184f2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allylthio)propanenitrile 在 nitrilase 27 作用下, 以 aq. phosphate buffer 、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68.0h, 以83%的产率得到1-(allylthio)propa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腈水解酶生物催化动态动力学拆分 α-硫代腈对映选择性合成 α-硫代羧酸。
    摘要:
    描述了利用腈水解酶通过腈前体的生物催化动态动力学拆分 (DKR) 对映选择性合成 α-硫代羧酸。筛选了一组 35 种腈水解酶生物催化剂,发现酶 Nit27 和 Nit34 在温和条件下催化外消旋 α-硫腈的 DKR,提供具有高转化率和良好至优异ee的相应羧酸。生物催化转化过程中原位产生的氨有利于腈对映体的外消旋化,进而有利于 DKR 的外消旋化,无需任何外部添加剂碱。
    DOI:
    10.1002/chem.202001108
  • 作为产物:
    描述:
    烯丙硫醇2-溴丙腈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0.33h, 以58%的产率得到2-(allylthio)propane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腈水解酶生物催化动态动力学拆分 α-硫代腈对映选择性合成 α-硫代羧酸。
    摘要:
    描述了利用腈水解酶通过腈前体的生物催化动态动力学拆分 (DKR) 对映选择性合成 α-硫代羧酸。筛选了一组 35 种腈水解酶生物催化剂,发现酶 Nit27 和 Nit34 在温和条件下催化外消旋 α-硫腈的 DKR,提供具有高转化率和良好至优异ee的相应羧酸。生物催化转化过程中原位产生的氨有利于腈对映体的外消旋化,进而有利于 DKR 的外消旋化,无需任何外部添加剂碱。
    DOI:
    10.1002/chem.2020011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烯丙硫醇 烯丙基硫氰酸酯 烯丙基甲基硫醚 烯丙基甲基二硫醚 烯丙基异丙基硫醚 烯丙基仲丁基硫醚 烯丙基仲丁基硫醚 烯丙基乙基巯醚 烯丙基丙基硫醚 烯丙基丙基二硫醚 烯丙基丁基碳o三硫代酸酯 烯丙基2-氯乙基硫醚 烯丙基(环己-3-烯-1-基)硫烷 烯丙基(2,2-二乙氧基乙基)硫烷 二烯丙基硫醚 二烯丙基四硫醚 二烯丙基二硫 乙基烯丙基二硫醚 三硫代碳酸二-2-丙烯基酯 三甲基甲硅烷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氧代]癸酸酯 [二(丙-2-烯基硫基)亚甲基氨基]氢氰酸 S-烯丙基硫代氯甲酸酯 S-烯丙基-O,O-二乙基硫代磷酸酯 3-[(2,2-二甲氧基乙基)硫基]-1-丙烯 3-(丙-2-烯基五硫烷基)丙-1-烯 2-乙基-2-烯丙基巯基丁酰氯 2-(烯丙基硫代)丙酸 2-(全氟辛基)乙基丙烯基硫化物 1-乙烯基硫代-3-烯丙基硫代-1-丙烯 1-(烯丙基硫基)己烷 (E)-烯丙基1-丙烯基硫化物 2-methylsulfanyl-1-methylsulfanylmethyl-ethyl 3-(1,2,2-Trichloro-propylsulfanyl)-propene (3-Allylsulfanyl-propyl)-dimethyl-silane diallyl dithioether Allyl-cyclopropylmethyl-sulfid 4-Allylsulfanyl-non-1-en-8-yn-5-one (2-Allylsulfanyl-1-methyl-ethyl)-diethyl-silane Dithiophosphoric acid S,S'-diallyl ester O-ethyl ester 4-cyclohexylthio-1,2-butadiene (4S)-4-[(1S)-1-azido-2,2-difluorobut-3-enyl]-2,2-dimethyl-1,3-dioxolane Dimethyl<(methylthio)methylen>ammonium-triiodomercurat 1,1-dibromo-3-hexylsulfanyl-pent-1-ene 2-adamantyl allyl sulfide (S)-1,1-dibromo-3-hexylsulfanyl-pent-1-ene μ-disulfido-1,2-dithio-dicarbonic acid bis-allylamide thiocyanato-acetaldehyde cis-1,3-bis(allylthio)cyclobut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