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阿帕替尼 | 811803-05-1

中文名称
阿帕替尼
中文别名
N-[4-(1-氰基环戊基)苯基]-2-[(4-吡啶基甲基)氨基]-3-吡啶甲酰胺
英文名称
apatinib
英文别名
YN968D1;rivoceranib;N-[4-(1-cyanocyclopentyl)phenyl]-2-(4-pyridylmethyl)amino-3-pyridinecarboxamide;N-(4-(1-Cyanocyclopentyl)phenyl)-2-((pyridin-4-ylmethyl)amino)nicotinamide;N-[4-(1-cyanocyclopentyl)phenyl]-2-(pyridin-4-ylmethylamino)pyridine-3-carboxamide
阿帕替尼化学式
CAS
811803-05-1
化学式
C24H23N5O
mdl
——
分子量
397.48
InChiKey
WPEWQEMJFLWML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90.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制备方法与用途

Apatinib自由基(YN968D1自由基)是一种口服生物可利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选择性靶向VEGFR-2 (IC50=1 nM),作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此外,它还能有效抑制Ret、c-Kit和c-Src活性,IC50值分别为13,429,530 nM,并且能够抑制VEGFR-2、c-kit和PDGFRβ的细胞磷酸化。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阿帕替尼乙醇 为溶剂, 反应 60.0h, 以7%的产率得到1-(4-(4-oxo-2-(pyridin-3-yl)-1,4-dihydropyridine[2,3-d]pyrimidine-3(2H)-yl)phenyl)cyclopentane-1-carb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甲磺酸阿帕替尼的杂质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磺酸阿帕替尼的杂质1‑(4‑(4‑氧代‑2‑(吡啶‑3‑基)‑1,4‑二氢吡啶[2,3‑d]嘧啶‑3(2H)‑基)苯基)环戊烷‑1‑甲腈。本发明还涉及该杂质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以阿帕替尼游离碱N‑[4‑(1‑氰基环戊基)苯基]‑2‑[(4‑吡啶甲基)氨基]‑3‑吡啶甲酰胺为原料,将阿帕替尼游离碱的溶液在一定波长的光下照射获得。该杂质对阿帕替尼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定向合成该杂质,通过建立该杂质的分析方法,对阿帕替尼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公开号:
    CN113024550A
  • 作为产物:
    描述:
    1-(4-氨基苯基)环戊甲腈N,N'-羰基二咪唑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正丁醇 为溶剂, 反应 14.0h, 生成 阿帕替尼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阿帕替尼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阿帕替尼的制备方法。具体而言,该方法选用有机溶剂精制析晶获得阿帕替尼。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公开号:
    CN106243031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多取代2-氨基吡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用途
    申请人:重庆大学
    公开号:CN11100428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多取代2‑吡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即用途,该方法以1,2,3‑三嗪类化合物和甲基类化合物为底物,在碱性条件下仅通过一步环加成反应合成得到多取代的2‑吡啶衍生物,反应中不涉及危险及管制试剂和药品的使用,为合成多取代2‑吡啶衍生物提供了一种简单、安全、高效和环保的策略。本发明所得产物经过进一步衍生化,可合成得到含2‑氨基吡啶结构的活性分子或药物分子,如活性分子SC‑53606、药物分子阿帕替尼(Apatinib)和奈伟拉平(Nevirapine)。
  • THE SALTS OF N-[4-(1-CYANOCYCLOPENTYL)PHENYL]-2-(4-PYRIDYLMETHYL)AMINO-3-PYRIDINECARBOXAMIDE
    申请人:Yuan Kaihong
    公开号:US20110184023A1
    公开(公告)日:2011-07-28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salts of N-[4-(1-cyanocyclopentyl)phenyl]-2-(4-pyridylmethyl) amino-3-pyridine carboxamide, especially hydrochloride and mesylate thereof, and the use of said salts in the preparation of an antineoplastic medicament.
    本发明涉及N-[4-(1-基环戊基)苯基]-2-(4-吡啶甲基)基-3-吡啶羧酰胺的盐,特别是其盐酸盐和甲磺酸盐,以及该盐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 Six membered amino-amide derivatives an angiogenisis inhibitors
    申请人:——
    公开号:US20040259916A1
    公开(公告)日:2004-12-23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six membered amino-amide derivatives, processes for their preparatio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as active ingredient,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states associated with angiogenesis and/or increased vascular permeability, to their use as medicaments and to their use in the manufacture of medicaments for use in the production of antiangiogenic and/or vascular permeability reducing effects in warm-blooded animals such as humans.
    本发明涉及六元基酰胺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含有其作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与血管生成和/或增加血管通透性相关的疾病状态的方法,以及它们作为药物的用途以及在制造用于在温血动物(如人类)中产生抗血管生成和/或血管通透性降低作用的药物的用途。
  • 阿帕替尼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苏州富士莱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9879805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一种阿帕替尼的制备方法,将4‑(叔丁氧羰基基)苯乙酸烷基酯与1,4‑二卤丁烷进行缩合反应,得到1‑[4‑(叔丁氧羰基基)苯基]环戊烷甲酸烷基酯;将所得物进行脱保护反应,得到1‑(4‑基苯基)环戊烷甲酸烷基酯;将所得物与2‑烟酰氯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1‑4‑[(2‑氯吡啶‑3‑基)羰基基]苯基}环戊烷甲酸烷基酯;将所得物与4‑甲基吡啶进行取代反应,得到1‑4‑[(2‑((4‑吡啶基甲基)基)吡啶‑3‑基)羰基基]苯基}环戊烷甲酸烷基酯;将所得物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1‑4‑[(2‑((4‑吡啶基甲基)基)吡啶‑3‑基)羰基基]苯基}环戊烷甲酰胺;最后进行脱,得到成品。
  • 制备阿帕替尼的方法
    申请人: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公开号:CN11123375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本发明提供了制备阿帕替尼的方法,包括在催化剂存在下,使1‑(4‑基苯基)环戊基甲腈与2‑[(吡啶‑4‑甲基)基]烟酸中级醇酯直接混合以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阿帕替尼。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偏见,坚持探索酯与胺酰胺化反应,筛到了一种制备阿帕替尼的方法,其物料可直接混合反应,无需滴加,合成、纯化都很简便,成本低,产物纯度很高,而收率无论以酯或胺原料计算,均很高,相比同等现有技术可高出数十个百分点。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