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α-oxy-benzyl)-acenaphthene | 4657-90-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α-oxy-benzyl)-acenaphthene
英文别名
5-(α-Oxy-benzyl)-acenaphthen;Phenyl-acenaphthenyl-(5)-carbinol;5-<α-Hydroxy-benzyl>-acenaphthylen;5-Acenaphthylenemethanol, 1,2-dihydro-alpha-phenyl-;1,2-dihydroacenaphthylen-5-yl(phenyl)methanol
5-(α-oxy-benzyl)-acenaphthene化学式
CAS
4657-90-3
化学式
C19H16O
mdl
——
分子量
260.335
InChiKey
KFNCMTJSPMMBR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6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α-oxy-benzyl)-acenaphthen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吡啶氢气对甲苯磺酰氯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生成 5-苄基-1,2-二氢苊
    参考文献:
    名称:
    le二烯体系——II:关于ple二烯形成的机理-elimination烯系列中的乙烯基消除
    摘要:
    有人建议采用乙烯基脱水机理,由5,10-二氢乙酰丙酮-5,10-二醇形成乙酰丙烯。在吡啶溶液中通过对甲苯磺酰氯将5-(α-羟基苄基)ac烯转化为5-苄基ena烯中发现了对该机理的支持。通过观察到在相同条件下4-(α-羟基苄基)ac并没有转化为an衍生物,从而排除了该反应的氢化物转移机理。描述了许多of衍生物的详细合成。
    DOI:
    10.1016/s0040-4020(01)96925-x
  • 作为产物:
    描述: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三氯化铝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5-(α-oxy-benzyl)-acenaphthene
    参考文献:
    名称:
    le二烯体系——II:关于ple二烯形成的机理-elimination烯系列中的乙烯基消除
    摘要:
    有人建议采用乙烯基脱水机理,由5,10-二氢乙酰丙酮-5,10-二醇形成乙酰丙烯。在吡啶溶液中通过对甲苯磺酰氯将5-(α-羟基苄基)ac烯转化为5-苄基ena烯中发现了对该机理的支持。通过观察到在相同条件下4-(α-羟基苄基)ac并没有转化为an衍生物,从而排除了该反应的氢化物转移机理。描述了许多of衍生物的详细合成。
    DOI:
    10.1016/s0040-4020(01)96925-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ROMATIC RING-CONTAINING POLYMER FOR UNDERLAYER OF RESIST AND RESIST UNDERLAYER COMPOSITION INCLUDING THE SAME
    申请人:KIM Min-Soo
    公开号:US20120270994A1
    公开(公告)日:2012-10-25
    An aromatic ring-containing polymer for an underlayer of a resist, including a unit structure represented by Chemical Formula 1:
    一种含有芳香环的聚合物,用于光刻胶的底层,包括由化学式1表示的单元结构。
  • Dziewonski; Rychlik, Chemische Berichte, 1925, vol. 58, p. 2245
    作者:Dziewonski、Rychlik
    DOI:——
    日期:——
  • EISCH, J. J.;FICHTER, K. C., J. ORG. CHEM., 1984, 49, N 24, 4631-4639
    作者:EISCH, J. J.、FICHTER, K. C.
    DOI:——
    日期:——
  • US8415424B2
    申请人:——
    公开号:US8415424B2
    公开(公告)日:2013-04-09
  • Pleiadene systems—II
    作者:M.P. Cava、K.E. Merkel、R.H. Schlessinger
    DOI:10.1016/s0040-4020(01)96925-x
    日期:1965.1
    A vinylogous dehydration mechanism is suggested for the formation of acepleiadylene from 5,10-dihydroacepleiadene-5,10-diol. Support for this mechanism is found in the conversion of 5-(α-hydroxybenzyl)acenaphthene to 5-benzylacenaphthylene by p-toluenesulphonyl chloride in pyridine solution. A hydride transfer mechanism for this reaction is ruled out by the observation that 4-(α-hydroxybenzyl)acenaphthene
    有人建议采用乙烯基脱水机理,由5,10-二氢乙酰丙酮-5,10-二醇形成乙酰丙烯。在吡啶溶液中通过对甲苯磺酰氯将5-(α-羟基苄基)ac烯转化为5-苄基ena烯中发现了对该机理的支持。通过观察到在相同条件下4-(α-羟基苄基)ac并没有转化为an衍生物,从而排除了该反应的氢化物转移机理。描述了许多of衍生物的详细合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