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ethenyl-1,3-dioxepane | 7434-8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ethenyl-1,3-dioxepane
英文别名
2-Vinyl-1,3-dioxacycloheptan;2-Ethenyl-1,3-dioxepane
2-ethenyl-1,3-dioxepane化学式
CAS
7434-86-8
化学式
C7H12O2
mdl
——
分子量
128.171
InChiKey
RHLUPPPCURNTJ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18.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SDS

SDS:70c51f10d5896dbaa4c34ac1f05d5cd3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ethenyl-1,3-dioxepane臭氧 作用下, 反应 3.0h, 以96.9%的产率得到1H-吲唑,6-溴-4-氯-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4-羟基丙烯酸丁酯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光固化稀释剂的合成工艺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羟基丙烯酸丁酯的合成方法。本发明提供的4‑羟基丙烯酸丁酯的合成方法是在强酸性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将1,4‑丁二醇与丙烯醛脱水缩合环化获得2‑乙烯基‑1,3‑二氧七环,接着在臭氧的作用下将2‑乙烯基‑1,3‑二氧七环氧化开环获得4‑羟基丙烯酸丁酯。本发明提供的4‑羟基丙烯酸丁酯的合成方法具有方法简便、效率高,获得4‑羟基丙烯酸丁酯产物纯度高和羟值高的优点,有利于该4‑羟基丙烯酸丁酯的合成方法的推广和应用。
    公开号:
    CN113666823A
  • 作为产物:
    描述:
    1,4-丁二醇丙烯醛吩噻嗪甲烷磺酸对苯二酚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4.5h, 生成 2-ethenyl-1,3-dioxepa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4-羟基丙烯酸丁酯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光固化稀释剂的合成工艺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羟基丙烯酸丁酯的合成方法。本发明提供的4‑羟基丙烯酸丁酯的合成方法是在强酸性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将1,4‑丁二醇与丙烯醛脱水缩合环化获得2‑乙烯基‑1,3‑二氧七环,接着在臭氧的作用下将2‑乙烯基‑1,3‑二氧七环氧化开环获得4‑羟基丙烯酸丁酯。本发明提供的4‑羟基丙烯酸丁酯的合成方法具有方法简便、效率高,获得4‑羟基丙烯酸丁酯产物纯度高和羟值高的优点,有利于该4‑羟基丙烯酸丁酯的合成方法的推广和应用。
    公开号:
    CN113666823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4-羟基丙烯酸丁酯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中山市千佑化学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366682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本发明属于光固化稀释剂的合成工艺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羟基丙烯酸丁酯的合成方法。本发明提供的4‑羟基丙烯酸丁酯的合成方法是在强酸性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将1,4‑丁二醇与丙烯醛脱水缩合环化获得2‑乙烯基‑1,3‑二氧七环,接着在臭氧的作用下将2‑乙烯基‑1,3‑二氧七环氧化开环获得4‑羟基丙烯酸丁酯。本发明提供的4‑羟基丙烯酸丁酯的合成方法具有方法简便、效率高,获得4‑羟基丙烯酸丁酯产物纯度高和羟值高的优点,有利于该4‑羟基丙烯酸丁酯的合成方法的推广和应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绿木霉菌素 甲基2,3-脱水-4,6-O-亚苄基-Alpha-D-吡喃糖苷 甲基 2,3-脱水-4,6-亚苄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替达霉素B 替达霉素A 普罗孕酮 戊二酰-2-(羟甲基)蒽并醌 反式-4-环己烯-1,2-二羰基二氯 二氧杂环庚烷 乙基(1R,7S,8r)-3,5-二氧杂双环[5.1.0]辛烷-8-羧酸酯 三乙基二胺 alpha-高-3-脱氧-3,3-二甲基-2,4-二氧杂-25-羟基维他命D3 8,8-二氯-4-乙基-3,5-二氧杂双环[5.1.0]辛烷 7,12-二氧杂螺[5.6]十二烷-10-基甲醇 7,12-二氧杂螺(5.6)十二烷 7,12-二氧杂螺(5,6)十二烷-3-酮 6-[(1E,3E,5E)-6-[(1S,2S,3R,5R,6R)-2,8-二羟基-1,3,5,6-四甲基-4,7-二氧杂双环[3.2.1]辛烷-3-基]己-1,3,5-三烯基]-4-甲氧基-5-甲基吡喃-2-酮 5-甲氧基-7,12-二氧杂螺[5.6]十二烷 5-溴-7,12-二氧杂螺[5.6]十二烷 5-氟-5,7,7-三(三氟甲基)-6-[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亚基]-1,4-二氧杂环庚烷 5,5,6,6-四氟-1,3-二氧杂环庚烷 4-苯基-3,5,8-三氧杂双环[5.1.0]辛烷 4,5-环氧-2-甲氧基-6-甲基-四氢-吡喃-3-醇 4,4-二甲基-3,5,8-三氧杂双环[5,1,0]辛烷 4,4-[(3,20-二氧代孕甾-4-烯-14,17-二基)二氧基]丁酸 3’,5’-脱水胸苷 3-(2-甲基-2-丙基)-7,12-二氧杂螺[5.6]十二烷 3,7,9-三氧杂三环[4.2.1.02,4]壬烷-5-醇 3,7,10-三氧杂三环[4.3.1.02,4]癸烷 3,6-二氧杂-1-环庚醇 3,4-环氧-4-甲基四氢吡喃 2-亚甲基-1,3-二氧烷 2,5-邻亚甲基-d-甘露醇 1-羟基-3,6-二氧杂双环[3.2.1]辛烷-2-酮 1-甲基-4,7-二氧杂双环[4.1.0]庚烷 1-[3-(1,3-二氧杂环庚烷)苯基]-环丙胺 1-(3,5-脱水-2-脱氧-Β-D-苏-戊呋喃糖基)胸腺嘧啶 1,6:2,3-二酐-β-D-吡喃甘露糖 1,5:3,4-二去氢-2-脱氧戊糖醇 1,5:2,3-二脱水-4,6-O-亚苄基-D-蒜糖醇 1,5:2,3-二脱水-4,6-O-[(R)-苯基亚甲基]-D-蒜糖醇 1,5-二氧杂环庚烷-2-酮 1,4-二氧杂环庚烷-6-酮 1,3:2,5:4,6-三-o-亚甲基-D-甘露糖醇 1,3-二氧杂草 1,3-二噁庚环-5-醇,2,2-二甲基-6-(1,4,7,10-四氮杂环十二碳-1-基)- 1,2:3,4-二环氧环戊烷 (5R)-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庚烷-5-甲醛 (1R,2R)-2-[(1aS,8aS)-4beta-(3-呋喃基)-八氢-4abeta-甲基-8-亚甲基-2-氧代环氧乙烷并[d][2]苯并吡喃-7alpha-基]-2,6,6-三甲基-5-氧代-3-环己烯-1-乙酸甲酯 (1S,2S,4S,5S)-1-azido-2-hydroxymethyl-4-(thymin-1-yl)-3,6-dioxabicyclo[3.2.0]hept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