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氨基-N-(3,4-二氯苯基)苯甲酰胺 | 65960-74-9

中文名称
2-氨基-N-(3,4-二氯苯基)苯甲酰胺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amino-N-(3,4-dichlorophenyl)benzamide
英文别名
——
2-氨基-N-(3,4-二氯苯基)苯甲酰胺化学式
CAS
65960-74-9
化学式
C13H10Cl2N2O
mdl
MFCD02268433
分子量
281.141
InChiKey
SYZISNCKPUTVQ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5.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SDS

SDS:e3c7c7e38f9b5fc5c998c76ee0cdbc4f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氨基-N-(3,4-二氯苯基)苯甲酰胺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80%的产率得到3-(3,4-dichlorophenyl)benzo[d][1,2,3]triazin-4(3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NaNO 2 / I 2作为由2-氨基苯甲酰胺合成1,2,3-苯并三嗪-4(3 H)-ones的替代试剂
    摘要:
    描述了在亚硝酸钠(NaNO 2)和碘(I 2)存在下将2-氨基苯甲酰胺有效转化为1,2,3-苯并三嗪-4(3 H)-一的方法。提出该反应通过形成亚硝酰卤来进行,该亚硝酰卤诱导2-氨基苯甲酰胺的氨基的亚硝基化,从而导致重氮化,然后进行分子内环化。
    DOI:
    10.1016/j.tetlet.2018.12.025
  • 作为产物:
    描述:
    2-硝基苯甲酰氯铁粉氯化铵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0h, 生成 2-氨基-N-(3,4-二氯苯基)苯甲酰胺
    参考文献:
    名称:
    作为潜在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新型苯达尼-杂环甲酰胺杂合体的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为了发现新的抗真菌剂,设计、合成了 20 种新型苯达尼 - 杂环甲酰胺杂化物,并通过 1 H NMR 和 HRMS 对其进行表征。在体外,评估了它们对四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抗真菌活性,并且一些 50 mg/L 的目标化合物显示出对立枯丝核菌的显着抗真菌活性。尤其是化合物17(EC50 = 6.32 mg/L)和18(EC50 = 6.06 mg/L)对立枯病菌表现出良好的抗真菌活性,并且优于铅杀真菌剂苯达尼(一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EC50 = 6.38毫克/升)。此外,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与阴性对照相比,添加了化合物 17 的处理培养基上的菌丝体生长异常,菌落稀疏、枯萎和重叠,化合物17(IC50 = 52.58 mg/L)和18(IC50 = 56.86 mg/L)对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抑制能力优于苯达尼(IC50 = 62.02 mg/L)。分子对接显示化合物17适合
    DOI:
    10.3390/molecules2518429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芳硝基还原为芳胺的方法
    申请人:宜昌尚诺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6800493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芳硝基还原为芳胺的方法:(1)该方法以芳硝基化合物为原料,以水为氢源,以廉价易得的钯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四羟基二硼为添加剂,还原硝基得到产物;(2)该方法以芳硝基化合物为原料,以廉价易得的铜盐为催化剂,四羟基二硼为添加剂,还原硝基得到产物;(3)该方法以芳硝基化合物为原料,以水为氢源,四羟基二硼为添加剂,不需要金属催化剂,就可以还原硝基得到产物。本发明所提供芳胺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环境友好、产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 TBHP as Methyl Source under Metal-Free Aerobic Conditions To Synthesize Quinazolin-4(3<i>H</i> )-ones and Quinazolines by Oxidative Amination of C(sp<sup>3</sup> )-H Bond
    作者:Sushobhan Mukhopadhyay、Dinesh S. Barak、Sanjay Batra
    DOI:10.1002/ejoc.201800495
    日期:2018.6.15
    tert‐Butyl hydroperoxide (TBHP) served as the methyl source under metal‐free aerobic conditions in the oxidative amination of a C(sp3)–H bond to provide quinazolin‐4(3H)‐one and quinazoline derivatives.
    在无金属好氧条件下,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在C(sp 3)-H键的氧化胺化反应中作为甲基源,提供了quinazolin-4(3 H)-one和quinazoline衍生物。
  • 一种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申请人:三峡大学
    公开号:CN104744379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2‑氨基苯甲酰胺衍生物和1,3‑二酮化合物为原料,以布朗斯特酸或路易斯酸为催化剂,以水和可生物降解的乳酸乙酯、聚乙二醇为混合溶剂,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下反应下即可得喹唑啉酮类化合物。本发明所提供的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环境友好、产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 Brønsted acid-catalyzed selective C–C bond cleavage of 1,3-diketones: a facile synthesis of 4(3H)-quinazolinones in aqueous ethyl lactate
    作者:Guanshuo Shen、Haifeng Zhou、Peng Du、Sensheng Liu、Kun Zou、Yasuhiro Uozumi
    DOI:10.1039/c5ra17969f
    日期:——
    and green approach was developed for the synthesis of 4(3H)-quinazolinones by using camphorsulfonic acid as a catalyst in an aqueous solution of biodegradable ethyl lactate. Various 2-aryl-, 2-alkyl-, and 2-(4-oxoalkyl)quinazolinones were obtained by cyclization of 2-aminobenzamides with a wide range of acyclic or cyclic 1,3-diketones via C–C bond cleavage in satisfactory to excellent yields.
    通过在生物可降解乳酸乙酯水溶液中使用樟脑磺酸作为催化剂,开发了一种简便且绿色的合成4(3 H)-喹唑啉酮的方法。各种2-芳基-,2-烷基-和2-(4-氧代烷基)喹唑啉酮是通过2-氨基苯甲酰胺与各种无环或环状1,3-二酮经CC键裂解而环化而获得的,从而获得了满意的收率。优异的产量。
  • Compounds for modulating TRPV3 function
    申请人:Chong A. Jayhong
    公开号:US20070179164A1
    公开(公告)日:2007-08-02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relates to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pain and other conditions related to TRPV3.
    本申请涉及化合物和治疗与TRPV3相关的疼痛和其他病症的方法。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