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 Zn2+ 在真核
生物中含量丰富并且大多数是紧密结合的,但已在活细胞中对可螯合的 Zn 2+ 池进行成像,其浓度范围从未分化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亚纳米级 10 到海马神经突触囊泡中的约 0.3 mM。11 目前,最广泛应用的细胞
锌探针是
8-氨基喹啉的芳基磺酰胺,如 6-甲氧基-(8-对
甲苯磺酰
氨基)
喹啉 (
TSQ)、12 Zinquin4,13 和 TFLZn11(
TSQ 类似物)。可螯合和游离 Zn2+ 之间的区别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些基于
喹啉的
染料可以形成混合复合物,检测已经部分配位的 Zn 2+。最近的研究阐明了有关此类
染料的
水性 Zn 2+ 结合平衡的一些细节,提高了它们作为定量探针的价值。14
喹啉探针需要紫外线激发(~350 nm),然而,这可能对细胞造成损害,并且具有相对较暗的荧光,量子产率 ≈ 0.1 和消光系数 ≈ 10 × 103 M-1 cm-1.15 因为可以获得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