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E)-3-phenyl-1-(3-methyl-1,4-dioxyquinoxaline-2-yl)propenone | 85108-59-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E)-3-phenyl-1-(3-methyl-1,4-dioxyquinoxaline-2-yl)propenone
英文别名
3-methyl-2-(3-phenyl-2-propenoyl)quinoxaline-1,4-dioxide;2-Methyl-3-cinnamoyl-quinoxaline 1,4-dioxide;quinocetone;QCT;(E)-1-(3-methyl-4-oxido-1-oxoquinoxalin-1-ium-2-yl)-3-phenylprop-2-en-1-one
(2E)-3-phenyl-1-(3-methyl-1,4-dioxyquinoxaline-2-yl)propenone化学式
CAS
85108-59-4
化学式
C18H14N2O3
mdl
——
分子量
306.321
InChiKey
IOKWXGMNRWVQHX-VAWYXSNF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72-173 °C(Solv: chloroform (67-66-3); ethanol (64-17-5))
  • 沸点:
    576.9±60.0 °C(Predicted)
  • 密度:
    1.22±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63.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抗菌兽药喹烯酮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杭州洪桥中科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6632100B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本发明提供一种我国在国际上首创的国家级一类新兽药,具有抗菌止腹泻促生长作用的喹烯酮的制备方法,将碱性离子液体加入到反应器中,然后加入苯并呋咱和苄叉基乙酰丙酮,搅拌,室温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喹烯酮。该方法工艺步骤短,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效率高,产品的收率和纯度较高,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碱性离子液体在室温下为液态,对原料有较好的溶解度,可以兼做反应体系的催化剂和反应溶剂,避免了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便于规模化生产。
  • 2-(3-ARYLACRYLOYL)-3-METHYLQUINOXALINE 1,4-DIOXIDES AS POTENTIAL HYPOXIC SELECTIVE CYTOTOXINS
    作者:Kristin Dittenhafer、Umashankar Das、Brent L. Younglove、Hilary Mackay、Toni Brown、Jonathan R. Dimmock,、Moses Lee、Hari Pati
    DOI:10.1515/hc.2008.14.5.385
    日期:2008.1
    with tirapazamine, and additionally by direct interaction with DNA or DNA-related biomolecules. We report herein the synthesis and cytotoxicity of a series of bioactive hybrid compounds 2a-I containing a quinoxaline 1,4-dioxide motif and an acryloyl group. These compounds should readily diffuse into hypoxic tumor tissue and, via a bioreductive mechanism, promote oxidative DNA cleavage. Subsequently,
    报道了一系列 2-(3-arylacryloyl)-3-methylquinoxaline 1,4dioxides 的合成。这些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通过 MTT 测定在 B16 鼠黑色素瘤和 L1210 鼠白血病细胞系中进行评估。发现二氯类似物是最具细胞毒性的,并且比喹喔啉对照的活性高> 30 倍(IC 50 分别为 2 与 LI210 中的 67 μM)。这些结果表明含有两个生物活性部分的化合物可以开发为低氧选择性细胞毒素。介绍 肿瘤缺氧是由于脉管系统效率低下导致向肿瘤细胞输送氧气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病症。缺氧似乎是实体瘤中细胞的一种常见且独特的特性,因此已成为治疗干预的目标。生物还原性前药,在缺氧条件下被激活,已经开发出选择性地将细胞毒性部分递送至肿瘤块。这些例子包括 N-氧化物,如苯并三嗪-二-V-氧化物替拉扎明,它在与顺铂联合的 III 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显着的活性。提出的细胞毒性机
  • BENKO, PAL;BOZSING, DANIEL;GUNDEL, JANOS;MAGYAR, KAROLY
    作者:BENKO, PAL、BOZSING, DANIEL、GUNDEL, JANOS、MAGYAR, KAROLY
    DOI:——
    日期:——
  • MONGE, A.;GIL, M. J.;GASTELURRUTIA, M. A.;PASCUAL, M., AN. REAL ACAD. FARM., 1982, 48, N 4, 533-542
    作者:MONGE, A.、GIL, M. J.、GASTELURRUTIA, M. A.、PASCUAL, M.
    DOI:——
    日期:——
  • MATOBA KATSUHIDE; TERADA TAKASHI; SUGIURA MASARU; YAMAZAKI TAKAO, HETEROCYCLES, 26!,(1987) N 1, 55-58
    作者:MATOBA KATSUHIDE、 TERADA TAKASHI、 SUGIURA MASARU、 YAMAZAKI TAKAO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