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来源于面包酵母(酿酒酵母) | 9001-50-7

中文名称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来源于面包酵母(酿酒酵母)
中文别名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来源于兔肌肉;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来源于鸡肌肉;D-甘油醛-3-磷酸:NAD+氧化还原酶(磷酸化);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来源于人类红细胞;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英文名称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phosphorylating)
英文别名
triosephosphate dehydrogenase (ambiguous);glyceraldehyde phosphate dehydrogenase;phosphoglyceraldehyde dehydrogenase;3-phosphoglyceraldehyde dehydrogenase;NAD+-dependent glyceraldehyde phosphate dehydrogenase;glyceraldehyde phosphate dehydrogenase (NAD+);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NAD+);NADH-glyceraldehyde phosphate dehydrogenase;glyceraldehyde-3-P-dehydrogenase
CAS
9001-50-7
化学式
mdl
——
分子量
——
InChiKey
——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稳定性/保质期:
    悬浮于3.2mol/L硫酸铵溶液(含0.1mmol/L EDTA)中。在5℃条件下,悬浮液可保存数月而活力不变;定时更换新介质可长期保持活性不变;结冻或解冻会导致失活。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B,Xi
  • 安全说明:
    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制备方法与用途

制备

CN201711376257.7提供了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及其多克隆抗体。从细菌中获得了这种具有低温酶特性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并制备得到相应的多克隆抗体,能够准确检测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本发明之一是提供该酶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所示;另一目的是提供编码此酶基因的碱基序列,SEQ ID NO.2所示;第三则是提供一种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多克隆抗体制备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 以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
  2. 纯化抗血清得到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多克隆抗体。 进一步地,该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制备方法包括: 1.1) 利用PCR技术扩增碱基序列为SEQ ID NO.2的片段; 1.2) 将该片段克隆入载体质粒中构建表达载体; 1.3) 将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菌体,得到重组菌体,通过扩大培养、诱导表达、收集菌体、破碎菌体和纯化蛋白等过程制备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蛋白。图3为重组菌株Ecoli BL21-pET21a-GPR表达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图,显示了目标蛋白的存在。
作用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在糖代谢中扮演关键角色,催化3-磷酸甘油醛氧化和磷酸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它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器官中,脂肪组织含量较低,肺、肝、心等含酶量较高,骨骼肌、红细胞和肾中的含量最为丰富。急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等情况可导致血清GAPD总活性升高;慢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病、肺炎、肺气肿等病人血清GAPDA活性也呈不同程度的升高。

应用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应用前景广阔。作为糖代谢的关键环节,它对于体内缺乏此酶而导致糖代谢问题的患者具有治疗潜力;通过对该酶活性检测可帮助推断疾病状态,从而为疾病的预防提供重要依据。

化学性质

这种物质呈白色结晶状,在3.2mol/L硫酸铵溶液(含0.1mmol/L EDTA)中悬浮。在5℃条件下,悬浮液可以保存数月而不失活力;定时更换新介质可长期保持其活性;结冻或解冻则会导致酶失活。每个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分子含有约3.8-4.0个高活性的半胱氨酸残基,并能与4分子辅酶I(NAD+)或还原辅酶I(NADH)结合,催化反应如下:D-甘油醛-3-磷酸 + 辅酶I + 无机磷 → 1,3-二磷酸-D-甘油酸 + 还原辅酶I。

用途

用于测定ATP与甘油-3-磷酸偶联反应的生化研究,临床常用作诊断酶以直接测定磷酸甘油酸激酶的活力。

生产方法

主要从免肌为原料,经KOH提取、硫酸铵分级分离后,再通过Sephadex G-50柱层析和CM-Sephadex柱层析,最终得到硫酸铵沉淀和重结晶产品。

同类化合物

雄甾烷-17-醇,2,3-环氧-,(2a,3a,5a,17b)- 重组型亮氨酸脱氢酶 酵母氨酸脱氢酶 谷胱甘肽还原酶来源于面包酵母(酿酒酵母) 谷氨酸脱氢酶 裂解酶,粘多糖(9CI) 葡萄糖脱氢酶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来源于肠系膜明串珠菌(冻干) 苹果酸酶 苹果酸脱氢酶来源于猪心脏 苯丙氨酸托氢镁 肌醇脱氢酶来源于产气肠杆菌 磷酸甘油脱氢酶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大鼠肺 硝酸还原酶(NITRATEREDUCTASE,NR)活性测定试剂盒 甲醛脱氢酶 甲酸脱氢酶来源于草酸假单胞菌 甘露醇:NAD氧化还原酶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来源于面包酵母(酿酒酵母) 抗坏血酸氧化酶(南瓜蛋白) 异柠檬脱氢酶(NADP)来源于猪心脏 山梨醇脱氢酶(绵羊肝脏) 大肠杆菌重组型UDP-葡萄糖脱氢酶 二(三氯锌酸)4,4'-亚氨基二苯重氮化 乳酸脱氢酶 乙醛脱氢酶(酵母) 乙醛脱氢酶 乙醛脱氢酶 乙醇脱氢酶(NADP) 乙醇脱氢酶 中文名称暂缺 丙氨酸脱氢酶 β-半乳糖脱氢酶 Β-羟基丁酸脱氢酶 L-谷氨酸脱氢酶,400单位/毫克 BETA-D-葡萄糖脱氢酶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6-氯-2-硫代-2,3-二氢-4H-1,3-苯并噁嗪-4-酮 3ALPHA-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3-磷酸甘油脱氢酶 1-苯基-4-(丙烷-2-基)-2,6,7-三氧杂二环[2.2.2]辛烷 ferredoxin---NAD+ reductase flavodoxin---NADP+ reductase iodotyrosine deiodinase phosphonate dehydrogenase 2,4-dichlorobenzoyl-CoA reductase adrenodoxin-NADP+ reductase putidaredoxin---NAD+ reductase ferredoxin---NAD(P)+ reductase (naphthalene dioxygenase ferredoxin-specific) 4-hydroxy-tetrahydrodipicolinate reduct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