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dimethyl-5,6-nitro[1,3]benzodioxole | 54186-71-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dimethyl-5,6-nitro[1,3]benzodioxole
英文别名
2,2-dimethyl-5,6-dinitro-benzo[1,3]dioxole;2,2-Dimethyl-5,6-dinitro-benzo[1,3]dioxol;2,2-Dimethyl-5,6-dinitro-1,3-benzodioxole
2,2-dimethyl-5,6-nitro[1,3]benzodioxole化学式
CAS
54186-71-9
化学式
C9H8N2O6
mdl
——
分子量
240.172
InChiKey
PMYSRAAYCZPNH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11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Takakis Ioannis M., Hadjimihalakis Phaedon M., Tsantali Georgia G., Pilin+, J. Heterocycl. Chem., 29 (1992) N 1, S 123-128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氧化还原活性4,5-双胍基取代的苯并二恶唑配体的铜配合物:通过配体,溶剂和温度控制电子结构
    摘要:
    在这里,我们分析了控制具有新的氧化还原活性的4,5-双胍基取代的苯并二恶唑配体的单核铜配合物的电子结构的可能性。胍基的性质,阴离子配体,所用溶剂(极性)和温度是决定具有中性配体单元的Cu II配合物或具有自由基单阳离子配体单元的Cu I配合物是否合适的参数。描述。在特殊条件下,可以实现两种价互变异构形式(Cu II /中性配体和Cu I /自由基单阳离子配体)的温度依赖性平衡。从顺磁性Cu II中去除以配体为中心的电子带有中性配体单元的复合物通过氧化还原诱导的电子转移(RIET)过程形成具有配位配体单元的抗磁性Cu I复合物。
    DOI:
    10.1002/chem.20160240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类抑制丙肝病毒的大环状杂环化合物及其 制备和用途
    申请人:上海长森药业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7074876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本申请涉及一类抑制HCV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由式A表示。本申请还涉及该类化合物的制备和制药用途。
  • Heteroaryl derivatives of monocyclic beta-lactam antibiotics
    申请人:E. R. Squibb & Sons, Inc.
    公开号:US05290929A1
    公开(公告)日:1994-03-01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s exhibited by novel compounds having the formula ##STR1## where R.sub.1, R.sub.2, and M are as defined herein and X is --(CH.sub.2).sub.n -- wherein n is 0, 1, 2, 3 or 4 or CR.sub.3 R.sub.4 wherein R.sub.3 and R.sub.4 are the same or different and each is hydrogen, --CH.sub.3 or --C.sub.2 H.sub.5 or R.sub.3 and R.sub.4 taken together with the carbon atom to which they are attached form a 3, 4, 5, 6 or 7-membered cycloalkyl ring.
    新化合物具有以下结构式 ##STR1## 在此处,R.sub.1、R.sub.2 和 M 的定义如上,X 为 --(CH.sub.2).sub.n --,其中 n 为 0、1、2、3 或 4 或 CR.sub.3 R.sub.4,其中 R.sub.3 和 R.sub.4 相同或不同,每个都是氢、--CH.sub.3 或 --C.sub.2 H.sub.5,或者 R.sub.3 和 R.sub.4 与它们附着的碳原子一起形成 3、4、5、6 或 7 个成员的环烷基环。
  • 6,7-dihydroxyquinoxalines as intermediates to beta-lactam antibiotics
    申请人:E. R. Squibb & Sons, Inc.
    公开号:US05037983A1
    公开(公告)日:1991-08-06
    Compounds having the formula ##STR1## an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thereof and possessing antibacterial activiy, and intermediates to compounds of formula I having the formula ##STR2##
    具有公式##STR1##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并具有抗菌活性,以及具有公式I的化合物的中间体,其具有公式##STR2##。
  • Heterocyclic hydrazide derivatives of monocyclic beta-lactam antibiotics
    申请人:E.R. SQUIBB & SONS, INC.
    公开号:EP0420069A2
    公开(公告)日:1991-04-03
    Antibacterial activity has been found in compounds of the formula an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thereof, wherein: A is a bond or alkylene; Q completes a 5- or 6-membered saturated or aromatic heterocyclic ring optionally having an oxo substituent and and comprising up to two heteroatoms independently selected from N, NRs, S, O. Y is hydrogen, amino, hydroxy, carboxyl (provided that when Y is carboxyl the heterocyclic ring is not part of a quinoxaline or quinoline group), halogen, carboxamide, or nitrile; M⊕ is hydrogen or a cation; and the remaining symbols are as defined in the specification.
    式中的化合物及其药物可接受盐具有抗菌活性。 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 A 是键或亚烷基; Q 完成一个 5 或 6 元饱和或芳香杂环,任选具有一个氧代基,并包含最多两个独立选自 N、NRs、S、O 的杂原子。 Y 是氢、氨基、羟基、羧基(条件是当 Y 是羧基时,杂环不是喹喔啉或喹啉基团的一部分)、卤素、羧酰胺或腈; M⊕ 是氢或阳离子;其余符号如说明书中所定义。
  • Slooff, Recueil des Travaux Chimiques des Pays-Bas, 1935, vol. 54, p. 995,999
    作者:Slooff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4-乙氧基-3-甲基苄基)-1,3-苯并二恶茂) 黄樟素氧化物 黄樟素乙二醇; 2',3'-二氢-2',3'-二羟基黄樟素 黄樟素 风藤酰胺 非哌西特盐酸盐 非哌西特 盐酸盐 角秋水仙碱 螺[1,3-苯并二氧戊环-2,1'-环己烷]-5-胺 蓝细菌 苯并[d][1,3]二氧杂环戊烯-5-胺盐酸盐 苯并[d][1,3]二氧代l-5-甲基(2-氧代乙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苯并[d][1,3]二氧代l-5-氨基甲酸叔丁酯 苯并[d][1,3]二氧代-4-甲腈 苯并[d][1,3]二氧代-4-氨基甲酸叔丁酯 苯并[d[1,3]二氧代-4-羧酰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2-氯乙酸酯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苄基-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2-(4-氟-苯基)-乙基]-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四氢-呋喃-2-基甲基)-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2-氟-苄基)-胺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1-甲基-哌啶-4-基)-胺 苯并[1,3]二氧代l-5-甲基-吡啶-3-甲基-胺 苯并[1,3]二氧代l-5-甲基-(4-氟-苄基)-胺 苯并[1,3]二氧代l-5-乙酸甲酯 苯并[1,3]二氧代-5-羧酰胺盐酸盐 苯并[1,3]二氧代-5-甲基肼盐酸盐 苯并[1,3]二氧代-5-甲基吡啶-4-甲胺 苯并[1,3]二氧代-5-甲基-吡啶-2-甲胺 苯并[1,3]二氧代-5-乙酰氯 苯并-1,3-二氧杂环戊烯-5-甲醇丙酸酯 苯乙酸,1-(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基)-3-丁烯-1-基酯 苯乙酮O-((4-(3,4-亚甲二氧基苄基)-1-哌嗪-1-基)羰基甲基)肟 苯,1-甲氧基-6-硝基-3,4-亚甲二氧基- 芝麻酚 胡椒醛肟 胡椒醛,二苄基缩硫醛 胡椒醛 胡椒醇 胡椒酸酰氯 胡椒酸 胡椒腈 胡椒环乙酮肟 胡椒环 胡椒基重氮酮 胡椒基甲醛 胡椒基氯 胡椒基戊二烯酸钾 胡椒基丙醛 胡椒基丙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