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1-hydroxyethyl)-2-butyl-1,3-dithiane | 68578-40-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1-hydroxyethyl)-2-butyl-1,3-dithiane
英文别名
3,3-[1,3-propanediyl-bis(thio)]-n-heptan-2-ol;1-(2-Butyl-1,3-dithian-2-yl)ethan-1-ol;1-(2-butyl-1,3-dithian-2-yl)ethanol
2-(1-hydroxyethyl)-2-butyl-1,3-dithiane化学式
CAS
68578-40-5
化学式
C10H20OS2
mdl
——
分子量
220.4
InChiKey
SXXAANOBJAUWB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28.0±22.0 °C(Predicted)
  • 密度:
    1.06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70.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1-hydroxyethyl)-2-butyl-1,3-dithianesilver nitrat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8%的产率得到2-羟基-3-庚酮
    参考文献:
    名称:
    谷氨酸棒杆菌中吡嗪的生物合成
    摘要:
    使用 CLSA 技术(闭环汽提装置)收集谷氨酸棒杆菌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并通过 GC-MS 进行分析。顶空提取物包含几种丙烯酰和吡嗪,通过合成或与商业标准的比较进行鉴定。用 [2H7] 乙偶姻喂食实验导致标记掺入到三甲基吡嗪和四甲基吡嗪中。构建了几个靶向初级代谢基因的缺失突变体,以详细阐明吡嗪的生物合成途径。酮醇酸还原异构酶的缺失突变体无法将乙偶姻前体 (S)-2-乙酰乳酸转化为途径中间体 (R)-2,3-二羟基-3-甲基丁酸,进而转化为支链氨基酸。这个突变体需要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用于生长并产生显着更高数量和更多不同的 acyloin 和吡嗪类化合物。乙酰乳酸合酶 (AS) 的基因缺失导致无法将丙酮酸转化为 (S)-2-乙酰乳酸的突变体。该突变体还需要支链氨基酸,并且可能仅从缬氨酸通过以相反顺序运行的缬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产生非常少量的吡嗪。构建了完全不产生任何吡嗪的 ΔASΔKR 双突变体。这些结果为通过
    DOI:
    10.1002/ejoc.201000155
  • 作为产物:
    描述:
    2-n-butyl-1,3-dithiane乙醛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71%的产率得到2-(1-hydroxyethyl)-2-butyl-1,3-dithiane
    参考文献:
    名称:
    谷氨酸棒杆菌中吡嗪的生物合成
    摘要:
    使用 CLSA 技术(闭环汽提装置)收集谷氨酸棒杆菌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并通过 GC-MS 进行分析。顶空提取物包含几种丙烯酰和吡嗪,通过合成或与商业标准的比较进行鉴定。用 [2H7] 乙偶姻喂食实验导致标记掺入到三甲基吡嗪和四甲基吡嗪中。构建了几个靶向初级代谢基因的缺失突变体,以详细阐明吡嗪的生物合成途径。酮醇酸还原异构酶的缺失突变体无法将乙偶姻前体 (S)-2-乙酰乳酸转化为途径中间体 (R)-2,3-二羟基-3-甲基丁酸,进而转化为支链氨基酸。这个突变体需要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用于生长并产生显着更高数量和更多不同的 acyloin 和吡嗪类化合物。乙酰乳酸合酶 (AS) 的基因缺失导致无法将丙酮酸转化为 (S)-2-乙酰乳酸的突变体。该突变体还需要支链氨基酸,并且可能仅从缬氨酸通过以相反顺序运行的缬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产生非常少量的吡嗪。构建了完全不产生任何吡嗪的 ΔASΔKR 双突变体。这些结果为通过
    DOI:
    10.1002/ejoc.20100015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16-Keto PGE.sub.2 methyl esters
    申请人:American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公开号:US04170709A1
    公开(公告)日:1979-10-09
    The preparation of the methyl esters of 16-keto prostaglandin E.sub.2 and 15-epi-16-keto prostaglandin E.sub.2 is described. The compounds have hypotensive activity.
    本文描述了16-酮前列腺素E.sub.2和15-epi-16-酮前列腺素E.sub.2的甲酯制备方法。这些化合物具有降压活性。
  • US4170709A
    申请人:——
    公开号:US4170709A
    公开(公告)日:1979-10-09
  • Pyrazine Biosynthesis in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作者:Jeroen S. Dickschat、Susanne Wickel、Christoph J. Bolten、Thorben Nawrath、Stefan Schulz、Christoph Wittmann
    DOI:10.1002/ejoc.201000155
    日期:2010.5
    the acetoin precursor (S)-2-acetolactate into the pathway intermediate (R)-2,3-dihydroxy-3-methylbutanoate to the branched amino acids. This mutant requires valine, leucine, and isoleucine for growth and produces significantly higher amounts and more different compounds of the acyloin and pyrazine classes. Gene deletion of the acetolactate synthase (AS) resulted in a mutant that is not able to convert
    使用 CLSA 技术(闭环汽提装置)收集谷氨酸棒杆菌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并通过 GC-MS 进行分析。顶空提取物包含几种丙烯酰和吡嗪,通过合成或与商业标准的比较进行鉴定。用 [2H7] 乙偶姻喂食实验导致标记掺入到三甲基吡嗪和四甲基吡嗪中。构建了几个靶向初级代谢基因的缺失突变体,以详细阐明吡嗪的生物合成途径。酮醇酸还原异构酶的缺失突变体无法将乙偶姻前体 (S)-2-乙酰乳酸转化为途径中间体 (R)-2,3-二羟基-3-甲基丁酸,进而转化为支链氨基酸。这个突变体需要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用于生长并产生显着更高数量和更多不同的 acyloin 和吡嗪类化合物。乙酰乳酸合酶 (AS) 的基因缺失导致无法将丙酮酸转化为 (S)-2-乙酰乳酸的突变体。该突变体还需要支链氨基酸,并且可能仅从缬氨酸通过以相反顺序运行的缬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产生非常少量的吡嗪。构建了完全不产生任何吡嗪的 ΔASΔKR 双突变体。这些结果为通过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雷尼替丁EP杂质J 苯乙酮乙烷-1,2-二基二硫代缩醛 苯丙酮乙烷-1,2-二基二硫代缩醛 硫代磷酸O,O-二乙基S-[2,2-二(乙硫基)丙基]酯 硫代二碳酸叔丁基乙基酯 硫代二碳酸 1-乙基 3-异丙基酯 甲硫基甲酸叔丁酯 甲氧基甲基硫烷基乙烷 甲氧基二硫代甲酸甲酯 甲氧基(甲基硫烷基)甲烷 甲基二[[(二甲基氨基)硫代甲酰]硫代]乙酸酯 甲基8-氧代-6,10-二硫杂螺[4.5]癸烷-7-羧酸酯 环线威 环己基甲硫基甲基醚 环己基二乙酸二乙酯 双(硫代甲氧基甲基)硫醚 双(亚甲基二硫代)四硫富瓦烯 六氢-2'3A-二甲基螺[1,3-二硫环戊并[4,5-B]呋喃-2,3'(2'H)-呋喃] 亚甲基二(氰基亚胺硫代碳酸甲酯) 亚甲基二(二异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二邻茴香醚 二硫氰基甲烷 二硫代丁酸甲酯 二甲硫基甲烷 二甲氧基-[(2-甲基-1,3-氧硫杂环戊烷-2-基)甲硫基]-巯基膦烷 二异丙基黄原酸酯 二(硫代碳酸 O-丁基酯)硫代酸酐 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亚甲基酯 二(乙硫基)甲烷 二(乙硫基)乙酸乙酯 二(乙氧基硫代羰基)硫醚 二(2-氨基乙基硫基)甲烷 乙醛,二(甲硫基)- 乙酸甲硫甲酯 乙氧基甲基异硫脲盐酸盐 乙丙二砜 乙丁二砜 丙烷-2、2-二基双(磺胺二基)二乙胺 丙烷-2,2-二基双(硫)基]二乙酸 三硫丙酮 [(异丙氧基硫基甲酰基硫基)硫基甲酰基硫基]硫代甲酸O-异丙基酯 [(N,N-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酰)甲基]甲基氰基亚氨二硫代碳酸酯 [(2-羧基乙氧基)甲基]二甲基-锍溴化物(1:1) S-甲基O-(2-甲基丙基)二硫代碳酸酯 S-烯丙基 O-戊基二硫代碳酸酯 S-(环戊基甲基)O-甲基二硫代碳酸酯 O-烯丙基S-(2-巯基乙基)硫代碳酸酯 O-烯丙基S-(1-癸基)硫代碳酸酯 O-乙基黄原酸乙酯 O-乙基S-(3-氧代丁烷-2-基)二硫代碳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