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chloro-8-nitro-4H-benzo[1,4]oxazin-2,4-dimethyl-3-one | 870064-78-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chloro-8-nitro-4H-benzo[1,4]oxazin-2,4-dimethyl-3-one
英文别名
6-Chloro-2,4-dimethyl-8-nitro-1,4-benzoxazin-3-one
6-chloro-8-nitro-4H-benzo[1,4]oxazin-2,4-dimethyl-3-one化学式
CAS
870064-78-1
化学式
C10H9ClN2O4
mdl
——
分子量
256.645
InChiKey
GSIYTZJNTZWKL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75.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chloro-8-nitro-4H-benzo[1,4]oxazin-2,4-dimethyl-3-on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50.0 ℃ 、300.0 kPa 条件下, 反应 4.0h, 生成 8-amino-4H-benzo[1,4]oxazin-2,4-dimethyl-3-one
    参考文献:
    名称:
    1-杂芳基-4- [ω-(1H-吲哚-3-基)烷基]哌嗪的合成,结构活性关系和生物学性质,结合强效的多巴胺D2受体拮抗作用和强效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作用的新型潜在抗精神病药。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双环1-杂芳基-4- [ω-(1H-吲哚-3-基)烷基]哌嗪,并评估了与多巴胺D(2)受体和5-羟色胺再摄取位点的结合。这类化合物被证明是有效的体外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此外还具有作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高活性。一些主要代表在口服阿扑吗啡诱导的爬升的拮抗作用和5-HTP诱导的小鼠行为的拮抗作用中均显示出口服给药后体内的有效药理活性。根据临床前数据,8- {4- [3-(5-氟-1H-吲哚-3-基)丙基]哌嗪-1-基} -4H-苯并[1,4]恶嗪-(R选择)-2-甲基-3-酮(45c,SLV314)进行临床开发。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45c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较高的CNS血浆比例。
    DOI:
    10.1021/jm050148z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1-杂芳基-4- [ω-(1H-吲哚-3-基)烷基]哌嗪的合成,结构活性关系和生物学性质,结合强效的多巴胺D2受体拮抗作用和强效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作用的新型潜在抗精神病药。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双环1-杂芳基-4- [ω-(1H-吲哚-3-基)烷基]哌嗪,并评估了与多巴胺D(2)受体和5-羟色胺再摄取位点的结合。这类化合物被证明是有效的体外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此外还具有作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高活性。一些主要代表在口服阿扑吗啡诱导的爬升的拮抗作用和5-HTP诱导的小鼠行为的拮抗作用中均显示出口服给药后体内的有效药理活性。根据临床前数据,8- {4- [3-(5-氟-1H-吲哚-3-基)丙基]哌嗪-1-基} -4H-苯并[1,4]恶嗪-(R选择)-2-甲基-3-酮(45c,SLV314)进行临床开发。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45c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较高的CNS血浆比例。
    DOI:
    10.1021/jm050148z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1-Heteroaryl-4-[ω-(1<i>H</i>-indol-3-yl)alkyl]piperazines, Novel Potential Antipsychotics Combining Potent Dopamine D<sub>2</sub> Receptor Antagonism with Potent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ion
    作者:Pieter Smid、Hein K. A. C. Coolen、Hiskias G. Keizer、Rolf van Hes、Jan-Peter de Moes、Arnold P. den Hartog、Bob Stork、Rob H. Plekkenpol、Leonarda C. Niemann、Cees N. J. Stroomer、Martin Th. M. Tulp、Herman H. van Stuivenberg、Andrew C. McCreary、Mayke B. Hesselink、Arnoud H. J. Herremans、Chris G. Kruse
    DOI:10.1021/jm050148z
    日期:2005.11.1
    A series of novel bicyclic 1-heteroaryl-4-[omega-(1H-indol-3-yl)alkyl]piperazines was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on binding to dopamine D(2) receptors and serotonin reuptake sites. This class of compounds proved to be potent in vitro dopamine D(2) receptor antagonists and in addition were highly active as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ome key representatives showed potent pharmacological in vivo activities
    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双环1-杂芳基-4- [ω-(1H-吲哚-3-基)烷基]哌嗪,并评估了与多巴胺D(2)受体和5-羟色胺再摄取位点的结合。这类化合物被证明是有效的体外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此外还具有作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高活性。一些主要代表在口服阿扑吗啡诱导的爬升的拮抗作用和5-HTP诱导的小鼠行为的拮抗作用中均显示出口服给药后体内的有效药理活性。根据临床前数据,8- 4- [3-(5-氟-1H-吲哚-3-基)丙基]哌嗪-1-基} -4H-苯并[1,4]恶嗪-(R选择)-2-甲基-3-酮(45c,SLV314)进行临床开发。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45c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较高的CNS血浆比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