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工作使用众所周知的基于 Ru(II) 的 N3
染料,对新型有机
染料 MD-1-2 作为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DSSC) 中的活性酸和碱共敏化剂进行了全面研究。这些共敏化剂含有
三苯胺环作为供体支架,与 MD-1-2 的吸电子
氰基吡啶基和
氰基
苯甲酸受体连接。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证明了带有
吡啶锚定单元的基础
染料对 N3 敏化器件的光伏参数的显着影响。该方法利用了羧基和
吡啶基部分分别与 TiO 2 表面上的布朗斯台德酸和
路易斯酸位点相互作用的能力。通过减少
染料之间表面结合的竞争,TiO 2 上的
染料堆积密度得到增强,同时电子复合最小化,从而产生更高的光电压。此外,还全面研究了不同敏化剂/共敏化剂比例的影响。结果显示,使用共敏剂 MD-1-2 和敏化剂 N3 在所有相对浓度下制造的装置均优于仅使用 N3 的装置。重要的是,利用 0.3 mM 酸碱 MD-1 和 N3 敏化剂制成的共敏化装置具有最大的太阳能容量。其功率转换效率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