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bis(2,6-diisopropylphenylimino)pent-3-yl)Fe(methyl) | 799267-43-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bis(2,6-diisopropylphenylimino)pent-3-yl)Fe(methyl)
英文别名
——
(2,4-bis(2,6-diisopropylphenylimino)pent-3-yl)Fe(methyl)化学式
CAS
799267-43-9
化学式
C30H44FeN2
mdl
——
分子量
488.54
InChiKey
MWURWFNURGGVRR-VCGBEGQ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三坐标铁(II)烷基络合物的可逆β-氢消除:机理和热力学研究。
    摘要:
    尽管高旋转有机金属络合物作为不饱和中间体在催化转化中的潜在重要性,但尚未得到广泛的机理研究。我们已经发现,通过适当地庞大的二齿配体,铁(II)的三配位,高旋转烷基络合物是稳定的。它们通过β-氢化物消除和重新插入而经历烷基的异构化和交换反应,并且β-氢化物消除步骤是限速的。烷基络合物将β氢原子转移至C C,C N和CO双键并通过布朗斯台德酸去质子化。可逆的β-氢化物消除反应可用于探索相对的MC键能。竞争实验和密度泛函计算表明,对于铁键合在烷基片段末端碳原子上的烷基异构体,在焓上存在偏爱。这种偏爱源于空间效应和电子效应。用苯基取代基可以克服空间上的偏爱,该取代基可将铁引导至苄基位置。Hammett相关性和密度泛函计算表明,取代基效应可归因于烷基配体上部分负电荷的共振稳定。
    DOI:
    10.1021/om049415+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低配位铁二氮配合物的研究
    摘要:
    了解 N2 与铁的相互作用与 Haber 工艺中使用的铁催化剂以及固氮酶 FeMoco 活性位点的可能作用有关。此处报道的工作使用合成化合物来评估具有 FeNNFe 核的低配位铁配合物的 NN 弱化程度。空间效应、氧化水平、碱金属的存在和铁原子的配位数是不同的,以深入了解削弱 NN 键的因素。Diiron 与桥接 N2 配体 L(R)FeNNFeL(R)(L(R) = β-二酮亚胺;R = Me, tBu)的二铁络合物,由 [L(R)FeCl]n 在二氮气氛下还原产生,并且可以观察到 N2 络合物的铁 (I) 前体。L(R)FeNNFeL(R) 的 X 射线晶体学和共振拉曼数据显示 NN 键序减少,和计算(密度泛函和多参考)表明键减弱是由于协同反向键合到 N2 pi 轨道引起的。通过结合吡啶将铁的配位数从 3 增加到 4,可以使化合物具有可比的 NN 弱化,并且相对于五配位铁 - N2 复
    DOI:
    10.1021/ja052707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asked Radicals: Iron Complexes of Trityl, Benzophenone, and Phenylacetylene
    作者:K. Cory MacLeod、Ida M. DiMucci、Edward P. Zovinka、Sean F. McWilliams、Brandon Q. Mercado、Kyle M. Lancaster、Patrick L. Holland
    DOI:10.1021/acs.organomet.9b00534
    日期:2019.11.11
    and show that the long Fe–C bond can be disrupted by neutral π-acceptor ligands (benzophenone and phenylacetylene) to release the triphenylmethyl radical. The products are formally iron(I) complexes, but 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coupled with density functional and multireference ab initio calculations indicates that the best description of all the complexes is iron(II). In the formally iron(I) complexes
    我们报道了第一个Fe–CPh 3络合物,并表明长的Fe–C键可以被中性π-受体配体二苯甲酮苯乙炔)破坏,从而释放出三苯基甲基自由基。产品正式为(I)配合物,但X射线吸收光谱结合密度泛函和多参考从头算计算表明,所有配合物的最佳描述是(II)。在正式的(I)络合物中,这并不意味着π-受体配体具有自由基特征,因为(II)的描述来自于和π-受体配体公平共享的双重占据的前沿分子轨道,并且未成对的电子位于属上。尽管在配体上缺乏实质性的自由基特征,炔烃和酮片段仍可偶联形成具有环化属二氢呋喃核的高自旋(III)配合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