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1-benzyl-6-oxopiperidin-3-yl)methyl)pyrido[3,4-b]pyrazin-5(6H)-one | 1227725-60-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1-benzyl-6-oxopiperidin-3-yl)methyl)pyrido[3,4-b]pyrazin-5(6H)-one
英文别名
6-[(1-Benzyl-6-oxopiperidin-3-yl)methyl]pyrido[3,4-b]pyrazin-5-one
(+/-)-6-((1-benzyl-6-oxopiperidin-3-yl)methyl)pyrido[3,4-b]pyrazin-5(6H)-one化学式
CAS
1227725-60-1
化学式
C20H20N4O2
mdl
——
分子量
348.404
InChiKey
GDTNWNDFJAPVG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66.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9CI)-吡啶并[3,4-b]吡嗪-5(6H)-酮1-benzyl-5-(bromomethyl)piperidin-2-one四丁基溴化铵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以52%的产率得到(+/-)-6-((1-benzyl-6-oxopiperidin-3-yl)methyl)pyrido[3,4-b]pyrazin-5(6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2-吡啶酮中的分子内1,6-加成。机制和综合范围。
    摘要:
    探究了在2-吡啶酮部分中烯醇化物的分子内1,6-加成的范围和局限性,该反应已发现在羽扇豆生物碱的合成中得到应用。已经证明这种亲核加成过程是可逆的,并且在(稳定性较差的)酰胺和内酰胺烯酸酯(易于形成五元和六元双/三环产物)的情况下受到青睐。已评估了备选的烯醇化物(酮,酯,硫代内酰胺)和各种不同的受体(异喹啉酮,嘧啶酮,吡嗪酮,吡啶并吡嗪酮),并使用包括原位红外在内的多种技术鉴定和表征了一系列竞争性副反应。
    DOI:
    10.1021/jo100514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tramolecular 1,6-Addition to 2-Pyridones. Mechanism and Synthetic Scope.
    作者:Timothy Gallagher、Ian Derrick、Patrick M. Durkin、Claire A. Haseler、Christoph Hirschhäuser、Pietro Magrone
    DOI:10.1021/jo100514a
    日期:2010.6.4
    2-pyridone moiety, a reaction that has found application in the synthesis of the lupin alkaloids, have been probed. This nucleophilic addition process has been shown to be reversible and favored in the case of (less stabilized) amide and lactam enolates, which readily form five- and six-membered bi-/tricyclic products. Alternative enolates (ketone, ester, thiolactam) and a variety of different acceptors (isoquinolinone
    探究了在2-吡啶酮部分中烯醇化物的分子内1,6-加成的范围和局限性,该反应已发现在羽扇豆生物碱的合成中得到应用。已经证明这种亲核加成过程是可逆的,并且在(稳定性较差的)酰胺和内酰胺烯酸酯(易于形成五元和六元双/三环产物)的情况下受到青睐。已评估了备选的烯醇化物(酮,酯,硫代内酰胺)和各种不同的受体(异喹啉酮,嘧啶酮,吡嗪酮,吡啶并吡嗪酮),并使用包括原位红外在内的多种技术鉴定和表征了一系列竞争性副反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