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nitrophenyl)-3-oxopropanenitrile | 21419-13-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nitrophenyl)-3-oxopropanenitrile
英文别名
p-Nitrophenylcyanacetaldehyd;2-(4-Nitro-phenyl)-2-cyan-acetaldehyd
2-(4-nitrophenyl)-3-oxopropanenitrile化学式
CAS
21419-13-6
化学式
C9H6N2O3
mdl
——
分子量
190.158
InChiKey
YEWOBWIUSOJZD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49.2±37.0 °C(Predicted)
  • 密度:
    1.338±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86.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nitrophenyl)-3-oxopropanenitrile四丁基氢氧化铵 为溶剂, 以97%的产率得到tetra-n-butylammonium 1-cyano-1-(4-nitrophenyl)-2-oxoethan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添加1 H-吡唑和异恶唑作为分子自我识别的取代基,监测氢键网的构型以及苯胺和苯基草酸酯的尺寸†
    摘要:
    这项工作描述了新型的含吡唑和异恶唑作为取代基的草酰胺酸衍生物的合成和表征,以研究其形成氢键的能力,旨在将其应用于晶体工程和分子自识别中。在这方面,我们报道了使用SOCl 2作为氯化剂以高收率合成2-(4-硝基苯基)-1,3-丙醛(1)的新方法。新的草酰胺酯4-(1 H-吡唑-4-基)亚苯基-N-(草酸乙酯)(2d)和4-(1,2-恶唑-4-基)亚苯基-N-(草酸乙酯)(3d)从1准备。合成路线包括1的环化用肼得到4-(-氨基苯基)-1 H-吡唑(2a),或用羟胺得到异恶唑基分子4-(4-硝基苯基)-1,2-恶唑(3a)。在酸性/锡溶液中还原2a和3a,得到4-(4-铵基苯基)-1 H-吡唑-2-三氯锡酸酯(II)氯化一水合物(2b)和4-(4-铵基苯基) -1,2-恶唑六氯锡酸酯(IV)(3b)。碱性萃取3b,得到4-(4-氨基苯基)-1,2-恶唑(3c)。2a还原为4-(4-氨基苯基)-
    DOI:
    10.1039/c9ce00215d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硝基苯乙酸氯化亚砜盐酸羟胺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37.5h, 生成 2-(4-nitrophenyl)-3-oxopropane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添加1 H-吡唑和异恶唑作为分子自我识别的取代基,监测氢键网的构型以及苯胺和苯基草酸酯的尺寸†
    摘要:
    这项工作描述了新型的含吡唑和异恶唑作为取代基的草酰胺酸衍生物的合成和表征,以研究其形成氢键的能力,旨在将其应用于晶体工程和分子自识别中。在这方面,我们报道了使用SOCl 2作为氯化剂以高收率合成2-(4-硝基苯基)-1,3-丙醛(1)的新方法。新的草酰胺酯4-(1 H-吡唑-4-基)亚苯基-N-(草酸乙酯)(2d)和4-(1,2-恶唑-4-基)亚苯基-N-(草酸乙酯)(3d)从1准备。合成路线包括1的环化用肼得到4-(-氨基苯基)-1 H-吡唑(2a),或用羟胺得到异恶唑基分子4-(4-硝基苯基)-1,2-恶唑(3a)。在酸性/锡溶液中还原2a和3a,得到4-(4-铵基苯基)-1 H-吡唑-2-三氯锡酸酯(II)氯化一水合物(2b)和4-(4-铵基苯基) -1,2-恶唑六氯锡酸酯(IV)(3b)。碱性萃取3b,得到4-(4-氨基苯基)-1,2-恶唑(3c)。2a还原为4-(4-氨基苯基)-
    DOI:
    10.1039/c9ce00215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minomethinylierung im System des Phenylacetonitrils
    作者:A. Kreutzberger、D. Abel
    DOI:10.1002/ardp.19683011202
    日期:——
    Die bei dem nucleophilen Eingriff von Phenylacetonitril (V) und dessen Derivaten, wie IX, in das s‐Triazin (I) intermediär gebildeten Aminomethinylierungsprodukte (VI und X) können sich je nach Reaktionspartner und Reaktionsbedingungen zu verschiedenen Endprodukten stabilisieren. Wiederholte Aminomethinylierung führt zu 4‐Amino‐5‐aryl‐pyrimidinen(VIII und XII), intermolekulare Kondensation des ursprünglichen
    基甲炔化产物(VI 和 X)作为苯基乙腈(V)及其衍生物(如 IX)在 s-三嗪 (I) 的亲核干预中形成的中间体可以稳定形成各种终产物,这取决于反应物和反应使适应。重复的基甲炔化产生 4-基-5-芳基-嘧啶(VIII 和 XII),原始基甲炔衍生物分子间缩合为双烯胺(XIIIa),仲胺(XVII 和 XXX)参与生成烯胺(XVIII、XIX 和三十一)。新结构是由降解反应产生的。证明了反合成和光谱方法。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