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Leuco-16,17-dihydroxy-violanthron-tetrabenzoat | 19339-2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Leuco-16,17-dihydroxy-violanthron-tetrabenzoat
英文别名
——
Leuco-16,17-dihydroxy-violanthron-tetrabenzoat化学式
CAS
19339-25-4
化学式
C62H34O8
mdl
——
分子量
906.947
InChiKey
IENAFEQITSTQD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66
  • 重原子数:
    70.0
  • 可旋转键数:
    8.0
  • 环数:
    1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05.2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8.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Reduction Product and Leuco-form of Flavanthrone
    摘要:
    通过还原二萘嵌苯酮(II),得到了8,16-二氮杂芘烷(V)(记作二萘嵌苯烷)。另一方面,也合成了二萘嵌苯酮二苯甲酸酯的还原型。由于这两种物质具有几乎相同的吸收光谱,因此二苯甲酸酯还原型被认为是具有VI式(5,13-二苯甲酰氧基-8,16-二氮杂芘烷),并且属于与二萘嵌苯烷相同的共轭体系。因此,可以认为二萘嵌苯酮的还原型对应于IV式(5,13-二羟基-8,16-二氮杂芘烷),其中两个羰基被还原,而非先前呈现的III式(8-羟基-13-羟基-5-氧代-8,16-二氮杂芘烷)。此外,二苯甲酸酯还原型也可以通过在含有吡啶的邻二氯苯中,用锌粉和苯甲酰氯煮沸醌来合成。这一方法由作者设计,操作简便且产率高。
    DOI:
    10.1246/bcsj.41.101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