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2-[2-(4-chlorophenyl)hydrazinylidene]-3-phenylpropanoate | 24139-99-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2-[2-(4-chlorophenyl)hydrazinylidene]-3-phenylpropanoate
英文别名
α-Benzyl-α--acetessigsaeure-ethylester;(Aethyl-phenylpyruvat)-(p-chlor-phenylhydrazon);ethyl 2-[(4-chlorophenyl)hydrazinylidene]-3-phenylpropanoate
ethyl 2-[2-(4-chlorophenyl)hydrazinylidene]-3-phenylpropanoate化学式
CAS
24139-99-9
化学式
C17H17ClN2O2
mdl
——
分子量
316.787
InChiKey
XYZFRWCIDUOKJ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7-93 °C
  • 沸点:
    436.5±55.0 °C(Predicted)
  • 密度:
    1.16±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3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50.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 2-[2-(4-chlorophenyl)hydrazinylidene]-3-phenylpropanoate盐酸一水合肼 作用下, 以 乙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0.0h, 生成 N-(8-te r t-B u t y l-3-oxo-1-t h i a-4-a z a s p i ro [4.5 ]-decan-4-yl)-5-chloro-3-phenyl-1H-indole-2-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螺环吲哚衍生物的设计、合成、抗结核和抗病毒特性
    摘要:
    摘要一系列基于吲哚的螺噻唑烷酮已被设计、合成并在体外评估了它们的抗结核、抗病毒、抗菌和抗真菌活性。通过 IR、1 H NMR、13 C NMR(质子解耦、APT 和 DEPT)、电喷雾电离质谱和微量分析确定了新化合物的结构。在螺环的第 8 位带有苯基取代基的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表现出显着的抗结核活性H37Rv ATCC 27294,浓度为 3.9 和 7.8 µM。尽管如此,一些测试化合物对分枝杆菌显示出活性,MIC 值为 16 和 31 µM。发现四种吲哚-螺噻唑烷酮衍生物对 Vero 细胞中的蓬塔托罗病毒、黄热病病毒或辛德比斯病毒具有中等活性。在某些情况下,抗病毒 EC 50值在 1.9–12 µM 范围内,选择性指数(细胞毒性与抗病毒有效浓度之比)高于 10。在螺噻唑烷酮系统的第 2 位和第 8 位甲基化的化合物中观察到最有效的效果。 图形摘要
    DOI:
    10.1007/s00706-019-02457-9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氯苯胺2-苄基乙酰乙酸乙酯盐酸 、 sodium nitrite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72.4%的产率得到ethyl 2-[2-(4-chlorophenyl)hydrazinylidene]-3-phenylprop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螺环吲哚衍生物的设计、合成、抗结核和抗病毒特性
    摘要:
    摘要一系列基于吲哚的螺噻唑烷酮已被设计、合成并在体外评估了它们的抗结核、抗病毒、抗菌和抗真菌活性。通过 IR、1 H NMR、13 C NMR(质子解耦、APT 和 DEPT)、电喷雾电离质谱和微量分析确定了新化合物的结构。在螺环的第 8 位带有苯基取代基的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表现出显着的抗结核活性H37Rv ATCC 27294,浓度为 3.9 和 7.8 µM。尽管如此,一些测试化合物对分枝杆菌显示出活性,MIC 值为 16 和 31 µM。发现四种吲哚-螺噻唑烷酮衍生物对 Vero 细胞中的蓬塔托罗病毒、黄热病病毒或辛德比斯病毒具有中等活性。在某些情况下,抗病毒 EC 50值在 1.9–12 µM 范围内,选择性指数(细胞毒性与抗病毒有效浓度之比)高于 10。在螺噻唑烷酮系统的第 2 位和第 8 位甲基化的化合物中观察到最有效的效果。 图形摘要
    DOI:
    10.1007/s00706-019-02457-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ree-Component Fischer Indole Synthesis
    作者:Laurent El Kaïm、Laurence Grimaud、Caroline Ronsseray
    DOI:10.1055/s-0030-1258037
    日期:2010.9
    Three-component coupling between acyl chlorides, diazonium salts, and alcohols or amines allows the formation of α-­hydrazono 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which may be directly converted into indoles by a Fischer-type cylization.
    三组分耦合反应将酰、重氮盐与醇或胺结合,形成α-羧酸生物,这些衍生物可以通过Fischer型环化反应直接转化为吲哚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