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们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单硅烷化二吡啶配体的 Ru(II) 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充分表征,然后将其共价连接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上。根据实验过程的不同,得到了两种类型的混合体。在第一种方法中,金属复合物被加入到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中,留下一个自由的羟基化二氧化硅表面供进一步功能化。这些基于二氧化硅的纳米杂化物与众所周知的包裹[Ru(py)3]2+ 复合物的纳米粒子类似,可防止染料在水溶液或有机溶液中释放。整个金属复合物系列的尺寸和发光特性各不相同。第二种方法是通过乙氧基硅烷基团与 Ludox 型纳米二氧化硅硅醇位点的水解和缩合,将钌(II)配合物共价连接到纳米二氧化硅表面。这导致单乙氧基硅烷二吡啶配体的复合物形成单层接枝。相反,与三乙氧基硅烷配体的复合物可以产生少量的低聚物,但其数量受到分子结构的立体限制。杂化物的大小取决于起始粒子。29Si 和 13C 固态核磁共振用于表征二氧化硅的表面特性,而 TEM 和 SEM 则用于确认杂化物的纳米尺寸和形态。配合物和纳米杂化物都具有发光特性,共价结合或接枝在二氧化硅表面的钌(II)配合物的发光特性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