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u(bpy)2(phen)] | 170310-09-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u(bpy)2(phen)]
英文别名
1,10-Phenanthroline;2-pyridin-2-ylpyridine;ruthenium(2+)
[Ru(bpy)<sub>2</sub>(phen)]化学式
CAS
170310-09-5
化学式
C32H24N6Ru
mdl
——
分子量
593.653
InChiKey
KCEWHONUDNZSF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07
  • 重原子数:
    39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77.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Ru(bpy)2(phen)]乙腈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钌的一些氮供体双齿配合物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摘要:
    的波长范围内的电子吸收光谱200-800纳米被报告为系列络合物RUL的3 2+和RUL 2 'L 2 +与L和L'是各个联吡啶基型配体,以及用于该系列的这些还原产物对应于总电荷为+1、0和-1的物种的复合物。在装有光学透明薄层电极(OTTLE)的电池中,将这些物质作为非水溶液进行了研究,在该电极上可观察到可控的逐步降低。在适当的情况下,已经根据局部电子模型解释了伴随的光谱变化,其中涉及配位配体的自由基阴离子形式的鉴定。
    DOI:
    10.1016/0009-2614(83)87461-2
  • 作为产物:
    描述:
    [Ru(bpy)2(phen)](PF6)2溶剂黄146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Ru(bpy)2(phen)][Ru(bpy)2(phen)]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环呋喃酮手性固定相的HPLC对钌(II)聚吡啶基配合物的对映体分离
    摘要:
    通过一类新型的基于环果聚糖的手性固定相(CSP)以极性有机模式实现了21个钌(II)聚吡啶基配合物的对映体分离。经证明,手性选择剂上的芳族衍生物对于对映体选择性至关重要。氨基甲酸R-萘甲酸乙基酯官能化的环果聚糖6(LARIHC CF6-RN)色谱柱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色谱柱,而氨基甲酸二甲基苯基酯环果聚糖7(LARIHC CF7-DMP)具有互补选择性。酸和碱添加剂的组合对于最佳分离是必要的。保留因子VS 。乙腈/甲醇比率图显示了U形保留曲线,表明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的组成上会发生不同的相互作用。分离结果表明,在极性有机模式下,π-π相互作用,空间效应和氢键有助于钌(II)聚吡啶基配合物与环果聚糖手性固定相的对映体分离。手性27:64–70,2015。©2014 Wiley Periodicals,Inc.
    DOI:
    10.1002/chir.22389
  • 作为试剂:
    描述:
    [Ru(bpy)2(phen)] 、 chloropyridinecobaloxime(III) 、 N,N-二甲基对甲苯胺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25.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6.0h, 生成 氢气
    参考文献:
    名称:
    鲁棒且寿命长的Ru(II)聚亚胺光敏光敏剂可促进制氢
    摘要:
    原型的[Ru(联吡啶)3 ] 2+(联吡啶= 2,2'-联吡啶,钌-1 )与3 MLCT状态(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π中号→π大号*)是中的一个最广泛用于光催化制氢的光敏剂(PSs)。然而,其光稳定性和激发态寿命(<1μs)亟待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制氢性能。在此,具有3 IL / 3 MLCT平衡态的[Ru(bpy)2(3-pyrenyl-1,10-phenothroline)] 2+(Ru-3)和[Ru(bpy)2(3-pyrenyl ethynylene-1, 10-菲咯啉)] 2+(茹-4 )与3 IL状态(intraligand电荷转移,π大号→π大号*)作为最低激发态被首次引入光催化氢演进系统。光物理和光催化特性表明,3 IL状态配合物(Ru-4)表现出长寿命的激发态(高达120μs),并且光稳定性大大增强,并且在13 h内没有光致漂白,与Ru-1和[Ru( bpy)2(1,10-菲咯啉)]
    DOI:
    10.1021/acscatal.8b0222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Pd complexes directly linked to the light-absorbing [(bpy)3Ru]2+ unit and their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toward styrenes
    作者:Akiko Inagaki、Hiroki Nakagawa、Munetaka Akita、Keiichi Inoue、Makoto Sakai、Masaaki Fujii
    DOI:10.1039/b809020c
    日期:——
    QP (2,2':4',4'':2'',2'''-quaterpyridyne) and PB (5-(2,2'-bipyridyl)-yl-1,10-phenanthroline) complexes, which involved the dihedral angles within the bridging ligand; the PB complexes possessed large dihedral angles but the QP complexes showed small values. This structural difference clearly indicated a strong pi-conjugation through the QP ligand. The electrochemical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一系列含有[[bpy)(3)Ru](2+)或[(bpy)(2)Ru(phen)](2+)的联吡啶-Pd和Rh配合物(bpy = 2,2'-联吡啶合成了作为可见光吸收单元的基= 1,10-咯啉。通过具有4-溴-2,2'-联吡啶配体2,2'-联吡啶基-4-硼酸的Ru配合物之间的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和随后与各种单核Pd和Rh前体。QP(2,2':4',4'':2'',2'''-季吡啶基)和PB(5-(2,2'-联吡啶基)-yl-1 ,10-咯啉)配合物,涉及桥连配体内的二面角;PB配合物的二面角大,而QP配合物的值小。这种结构差异清楚地表明了通过QP配体的强烈π共轭。将QP和PB配合物的电化学和光物理性质与母体单核Ru配合物进行了比较,例如[[bpy)(3)Ru](2 +),[(bpy)(2)Ru(phen)](2 +)和[(bpy)(2)Ru(bpm)](2+)(bpm
  •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of iridium(<scp>iii</scp>)/ruthenium(<scp>ii</scp>) complexes with naphthyl tags in solutions and host–guest thin films
    作者:Weiyu Qu、Xinrui Yang、Xiaojin Huang、Weiliang Guo、Zhihui Dai
    DOI:10.1039/d3dt03922f
    日期:——
    iridium(III)/ruthenium(II) (Ir(III)/Ru(II)) complexes with naphthyl (nap) tags in solutions and host–guest thin films. In comparison with its parent structure, the addition of a nap tag to [4-(2-naphthalenyl)-1,10-phenanthroline]bis(2,2′-bipyridine)ruthenium(II) results in a 6.1-fold enhancement in the ECL efficiency. Moreover, the nap tag enables the non-covalent immobilization of Ir(III)/Ru(II) complexes
    在此,我们报告了溶液和主客体薄膜中三种带有基(nap)标签的新型( III )/( II )(Ir( III )/Ru( II ))配合物的电化学发光(ECL)生成。与其母体结构相比,在[4-(2-基)-1,10-咯啉]双(2,2'-联吡啶)( II )上添加nap标签后,结果增强了6.1倍。 ECL 效率。此外,nap 标签能够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实现 Ir( III )/Ru( II ) 复合物的非共价固定。因此,通过β-环糊精空腔和nap标签之间的疏作用构建了分子薄膜,在三正丙胺(TPrA)存在下发出稳定而强的ECL发射。这些结果提供了从具有主客体识别标签的(Ir( III )/Ru( II ))配合物产生ECL的机制,并可能有助于开发基于主客体薄膜的ECL传感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铁(2+)六氟磷酸盐-1,10-菲咯啉(1:2:3) 钼,四羰基(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kN1,kN10)-,(OC-6-22)- 钌(2+)高氯酸酯-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1:2:3) 邻菲罗啉 苯甲酸,4,4'-[2,8-二(1,1-二甲基乙基)-4,10-二氢芘[4,5-D:9,10-D']二咪唑-5,11-二酰基]双- 胶原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1 石杉碱乙 氯化-1,10-菲咯啉水合物 氯(甘氨酰酸基)(1,10-菲咯啉)铜(II) 新铜试剂 新亚铜灵盐酸 吡嗪并[2,3-f]的[1,10]菲咯啉 吡嗪并[2,3-f][1,10]菲罗啉-2,3-二甲腈 吡喃联氮基[1,2,3,4-lmn][1,10]菲并啉二正离子(8CI,9CI) 双(2-苯并[h]喹啉-C2,N')(乙酰丙酮)合铱(III) 双(2,2-二吡啶)-(5-氨基邻二氮杂菲)双(六氟磷酸)钌 双(1,10-菲罗啉)钯(II)双(六氟磷酸盐) 二苯基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4,7-二磺酸酯 二氯(1,10-菲咯啉)铜(II) 二氯(1,10-亚铁试剂)铂(II) 二氯(1,10-亚铁试剂)钯(II) 二吡啶并[3,2-a:2',3'-c]吩嗪 二(菲咯啉)(二吡啶并吩嗪)钌(II) 二(氰基)二(1,10-菲咯啉)-铁 二(1,10-菲咯啉)铜 三(1,10-菲咯啉)双(六氟磷酸盐)钴(II) 三(1,10-菲咯啉)三(六氟磷酸盐)钴(III) 三菲咯啉钴(III) 三氟甲基(1,10-菲咯啉)铜(I)[Trifluoromethylator®] 三-(1,10-菲咯啉)钌 三(苯甲酰丙酮酸根)单(邻二氮杂菲)铕(III) 三(二苯甲酰甲烷)单(5-氨基-1,10-菲罗啉)铕(III) 三(1,10-菲咯啉)硫酸铁 丁夫罗林 N-乙基-7,10-二氢-8-硝基-7-氧代-N-乙基-1,10-菲罗啉-3-甲酰胺 N-[4-(苯并[b][1,7]菲并啉-7-基氨基)-3-(甲基氨基)苯基]甲磺酰胺盐酸(1:1) B-1,10-菲罗啉-5-基硼酸 B-1,10-菲罗啉-2-基-硼酸 9-甲酰基-1,10-菲咯啉-2-羧酸 9-溴-1-甲基-1,10-菲咯啉-2-酮 9-氯-1-甲基-1,10-菲咯啉-2-酮 8,15-二去氢-17-甲基-石松定-1(18H)-酮 6-(2-碘苯基)亚氨基-1,10-菲咯啉-5-酮 6,7-二氢-5,8-二甲基二苯并(b,j)(1,10)菲咯啉 6,6'-二氰基-7,7'-二乙氧基-3,3'-(乙烷-1,2-二基)-5,5'-二苯基-2,2'-联-1,8-二氮杂萘 5-醛基-1,10-菲咯啉 5-羧基-1,10-菲罗啉 5-羟基-1,10-菲咯啉 5-硝基邻二氮杂菲-2,9-二羧酸一水合物 5-硝基-6氨基-1,10-邻菲罗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