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二甲基硅烯-d6 | 73689-90-4

中文名称
1,1-二甲基硅烯-d6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dimethylsilene-d6
英文别名
1,1-bis(trideuteromethyl)silene;1,1-dimethyl-1-silaethylene-d6
1,1-二甲基硅烯-d6化学式
CAS
73689-90-4
化学式
C3H8Si
mdl
——
分子量
78.1344
InChiKey
ZIOQFHFYVWYPJP-XERRXZQ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5
  • 重原子数:
    4.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0.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0.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1-bis(trideuteriodimethyl)-1-silacyclobutane 作用下, 以 HEL 为溶剂, 1300.0 ℃ 、1.6 kPa 条件下, 生成 三聚丙烯乙烯乙烯-D丙烯-3-D11,1-二甲基硅烯-d61,1,3,3-tetramethyl-d12-1,3-disilacyclobutane
    参考文献:
    名称:
    钨丝上1,1-二甲基-1-硅环丁烷的分解-两个环C的证据?C和环Si ?C键裂解
    摘要:
    使用真空紫外激光单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研究了加热的钨丝上1,1–二甲基-1-硅油基环丁烷(DMSCB)的分解。发现W丝上DMSCB的分解形成乙烯和1,1-二甲基硅烷是一个催化过程。此外,另两个通道分解存在通过在Si,以产生甲基自由基 CH 3键断裂,并形成丙烯(或环丙烷)/二甲基亚甲硅基。已经证明,乙烯和丙烯的形成都是由环CC键和环Si裂解引发的逐步过程。C键分别形成双自由基中间体,然后破坏双自由基中剩余的中心键。通过环C的初始裂解乙烯的形成 C键通过环Si的初始裂解是在该丙烯的主导 C键。当无碰撞条件无效时,气相中的次级反应会产生各种甲基取代的1,3-二硅杂环丁烷分子。发现所有物质中最主要的是1,1,3,3-四甲基-1,3-二硅环丁烷,其源自1,1-二甲基硅的二聚作用。版权所有©2010 John Wiley&Sons,Ltd.
    DOI:
    10.1002/jms.171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