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fluoro-3-methylanthracene-9,10-dione | 386-41-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fluoro-3-methylanthracene-9,10-dione
英文别名
1-fluoro-3-methyl-anthraquinone;1-Fluor-3-methyl-anthrachinon
1-fluoro-3-methylanthracene-9,10-dione化学式
CAS
386-41-4
化学式
C15H9FO2
mdl
——
分子量
240.234
InChiKey
DEPYDFRQKYFFO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1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34.14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fluoro-3-methylanthracene-9,10-dionechromium(VI) oxide溶剂黄146 作用下, 反应 18.0h, 以85%的产率得到4-fluoro-9,10-dioxo-9,10-dihydroanthracene-2-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蒽醌和氧杂蒽酮衍生物对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的抑制活性
    摘要:
    转甲状腺素蛋白是一种四聚体蛋白,其功能是作为甲状腺素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转运蛋白。已知转甲状腺素蛋白的错误折叠和淀粉样蛋白聚集会导致野生型和遗传性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通过低分子量化合物稳定转甲状腺素蛋白四聚体是抑制淀粉样变性聚集途径的有效策略。在这里,我们研究了蒽醌和氧杂蒽酮衍生物对淀粉样蛋白聚集的抑制活性,发现具有一个氯或甲基的氧杂蒽酮-2-羧酸具有与二氟尼柳相当的强抑制活性,二氟尼柳是最著名的稳定剂之一。转甲状腺素蛋白。与化合物复合的转甲状腺素蛋白的 X 射线晶体结构表明,引入氯、它被埋在疏水区域中,对于稳定剂对淀粉样变性的强抑制作用很重要。一个体外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 (ADME) 研究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类似药物的特性,表明它们具有作为稳定转甲状腺素蛋白的治疗剂的潜力。
    DOI:
    10.1016/j.bmc.2021.11629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Quayle; Rei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25, vol. 47, p. 2360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齐斯托醌 黄决明素 马普替林相关物质D 马普替林杂质E(N-甲基马普替林) 马普替林杂质D 马普替林D3 马普替林 颜料黄199 颜料黄147 颜料黄123 颜料黄108 颜料红89 颜料红85 颜料红251 颜料红177 颜料紫27 顺式-1-(9-蒽基)-2-硝基乙烯 阿美蒽醌 阳离子蓝FGL 阳离子蓝3RL 长蠕孢素 镁蒽四氢呋喃络合物 镁蒽 锈色洋地黄醌醇 锂钠2-[[4-[[3-[(4-氨基-9,10-二氧代-3-磺基-1-蒽基)氨基]-2,2-二甲基-丙基]氨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苯-1,4-二磺酸酯 锂胭脂红 链蠕孢素 铷离子载体I 铝洋红 铂(2+)二氯化1-({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蒽-9,10-二酮(1:1) 钾6,11-二氧代-6,11-二氢-1H-蒽并[1,2-d][1,2,3]三唑-4-磺酸酯 钠alpha-(丙烯酰氨基)-[4-[[9,10-二氢-4-(异丙基氨基)-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苯氧基]甲苯磺酸盐 钠[[3-[[4-(环己基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1-氧代丙基]氨基]苯磺酸盐 钠[3-[[9,10-二氢-4-(异丙基氨基)-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丁基]苯磺酸盐 钠6,11-二氧代-6,11-二氢-1H-蒽并[1,2-d][1,2,3]三唑-4-磺酸酯 钠4-({4-[乙酰基(乙基)氨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2-[(4-氨基-9,10-二氧代-3-磺基-9,10-二氢-1-蒽基)氨基]-4-{[2-(磺基氧基)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酯 钠1-氨基-9,10-二氢-4-[[4-(1,1-二甲基乙基)-2-甲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蒽-2-磺酸盐 钠1-氨基-4-[(3-{[(4-甲基苯基)磺酰基]氨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1-氨基-4-[(3,4-二甲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1-氨基-4-(1,3-苯并噻唑-2-基硫基)-9,10-二氧代蒽-2-磺酸盐 醌茜隐色体 醌茜素 酸性蓝P-RLS 酸性蓝41 酸性蓝27 酸性蓝127:1 酸性紫48 酸性紫43 酸性兰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