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2-benzyloxyethyl) terephthalate | 123654-72-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2-benzyloxyethyl) terephthalate
英文别名
bis(2-phenylmethoxyethyl) benzene-1,4-dicarboxylate
bis(2-benzyloxyethyl) terephthalate化学式
CAS
123654-72-8
化学式
C26H26O6
mdl
——
分子量
434.489
InChiKey
ZZLMVGXFOKVIE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28.1±40.0 °C(Predicted)
  • 密度:
    1.18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3
  • 重原子数:
    32.0
  • 可旋转键数:
    12.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3
  • 拓扑面积:
    71.0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s(2-benzyloxyethyl) terephthalate4-二甲氨基吡啶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3.5h, 生成 2-((4-((2-(benzyloxy)ethoxy)carbonyl)benzoyl)oxy)ethyl methyl terephtha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前体和潜在降解产物的合成和表征:新型 PETase 发现的毒性研究和应用
    摘要: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是广泛使用的材料,因此在自然界中变得高度丰富。它通常被认为是惰性和安全的塑料,但由于最近使用生物技术方法分解 PET 的努力增加,我们意识到关于可能降解产物的结构分析及其生态毒理学评估的信息稀缺。因此,在本研究中,对属于 PET 前驱体组的 11 种化合物和可能的降解产物进行了全面表征。合成了对应于PET的单-、1.5-、二-、2,5-三聚体的1-(2-羟乙基)-4-对苯二甲酸甲酯、双(2-羟乙基对苯二甲酸酯)、1,4-苯二羧酸、1,4-双[2-[[4-(甲氧基羰基)苯甲酰基]氧基]乙酯和三(2-对苯二甲酸甲酯)甲基三(2-hydroxyethyl terephthalate)和甲基三(2-hydroxyethyl terephthalate)等7种化合物,并首次进行了结构表征。使用各种平台预测这些化合物的计算机模拟药物相似性和物理化学性质。即使在 1000
    DOI:
    10.1016/j.chemosphere.2021.130005
  • 作为产物:
    描述:
    2-苄氧基乙醇对苯二甲酰氯吡啶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5.25h, 以89%的产率得到bis(2-benzyloxyethyl) terephtha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前体和潜在降解产物的合成和表征:新型 PETase 发现的毒性研究和应用
    摘要: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是广泛使用的材料,因此在自然界中变得高度丰富。它通常被认为是惰性和安全的塑料,但由于最近使用生物技术方法分解 PET 的努力增加,我们意识到关于可能降解产物的结构分析及其生态毒理学评估的信息稀缺。因此,在本研究中,对属于 PET 前驱体组的 11 种化合物和可能的降解产物进行了全面表征。合成了对应于PET的单-、1.5-、二-、2,5-三聚体的1-(2-羟乙基)-4-对苯二甲酸甲酯、双(2-羟乙基对苯二甲酸酯)、1,4-苯二羧酸、1,4-双[2-[[4-(甲氧基羰基)苯甲酰基]氧基]乙酯和三(2-对苯二甲酸甲酯)甲基三(2-hydroxyethyl terephthalate)和甲基三(2-hydroxyethyl terephthalate)等7种化合物,并首次进行了结构表征。使用各种平台预测这些化合物的计算机模拟药物相似性和物理化学性质。即使在 1000
    DOI:
    10.1016/j.chemosphere.2021.1300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cinnamic acid-based PET derivatives as quorum sensing modulators
    作者:S Skaro Bogojevic、D Perminova、J Jaksic、M Milcic、V Medakovic、J Milovanovic、J Nikodinovic-Runic、V Maslak
    DOI:10.1016/j.molstruc.2023.137291
    日期:2024.3
    susceptible to bacterial attachment and contamination. This study addresses some newly designed model compounds of PET with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that could potentially be incorporated into PET materials. All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labeling an integral part of PET with chromophores in the form of esters of cinnamic and ferulic acids. After complete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因其具有耐化学性和耐磨性等机械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然而,它很容易受到细菌附着和污染。这项研究涉及一些新设计的具有抗菌特性的 PET 模型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有可能被纳入 PET 材料中。所有化合物都是首次通过用肉桂酸阿魏酸酯形式的发色团标记 PET 的组成部分来合成。在完成结构表征后,我们分析了新化合物对微生物生长和通讯(群体感应,QS)的影响,并使用分子对接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所得结果表明,引入含有一部分肉桂酸且富含甲氧基官能团的生色团可作为 QS 调节剂。此外,化合物对 QS 信号通路表现出剂量依赖性选择性,并且化合物的最高测试浓度显示出假单胞菌喹诺酮信号 (PQS) 抑制活性,表明这些化合物对绿脓菌素的产生具有潜在影响。 对接研究表明,化合物对所有四个 QS 蛋白靶标具有结合力(LuxP,周质蛋白,结合 AI-2 诱导剂并形成能够转导自诱导剂信号的复合物,RhIR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