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mercapto-4,6-bis(2-phenylpropan-2-yl)phenol | 1018672-33-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rcapto-4,6-bis(2-phenylpropan-2-yl)phenol
英文别名
2,4-bis(2-phenylpropan-2-yl)-6-sulfanylphenol
2-mercapto-4,6-bis(2-phenylpropan-2-yl)phenol化学式
CAS
1018672-33-7
化学式
C24H26OS
mdl
——
分子量
362.536
InChiKey
RAPQJHIBMXIOJ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3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21.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7,8-二环氧辛烷2-mercapto-4,6-bis(2-phenylpropan-2-yl)phenol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80 %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环氧化物与 CO2 和邻苯二甲酸酐共聚反应中[OSSO]型配体的双核铬配合物
    摘要:
    在这项研究中,引入了含有双硫醚-二酚配体的一类新的双核铬配合物(1-3),用于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的二元共聚以及后者与邻苯二甲酸酐的三元共聚。配合物1 (0.1 mol%) 与(双(三苯基膦)氯化亚胺)(PPNCl,0.5 mol)在 45 °C 和 20 bar CO 2下结合,表现出高区域选择性共聚成聚碳酸亚丙酯 (PPC),转化率高达 91 %)和选择性(高达 95%)。这项工作中提供的数据一致表明,配合物1在环氧化物与 CO 2共聚方面表现出比配合物2更高的催化活性,3、以及类似的单核4。同时,在所测试的配合物2和4中,配合物1在环氧化物/CO 2 /邻苯二甲酸酐三聚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在氧化环己烯和氧化乙烯基环己烯的情况下,聚环己烯碳酸酯(PCHC)和聚乙烯基环己烯碳酸酯(PVCHC)的选择性超过99%,在聚(酯-嵌段)中TOF高达41 h -1-碳酸盐)被观察到。值得注意
    DOI:
    10.1039/d3cy00832k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roup 3 Metal Initiators with an [OSSO]-Type Bis(phenolate) Ligand for the Stereoselective Polymerization of Lactide Monomers
    作者:Andreas Kapelski、Jean-Charles Buffet、Thomas P. Spaniol、Jun Okuda
    DOI:10.1002/asia.201100826
    日期:2012.6
    and yttrium bis(phenolate) silylamido complexes [Ln(OSSO)N(SiHMe2)2}(thf)] in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The monomeric nature of these complexes was shown by an X‐ray diffraction study of one of the yttrium complexes. The complexes efficiently initiated the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rac‐ and meso‐lactide to give heterotactic‐biased poly(rac‐lactides) and highly syndiotactic poly(meso‐lactides).
    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可变位阻性质和各种桥的,类型为[OSSO] H 2的1,ω-二代链烷二基-桥联双。双()1,3-二丙烷二基-2-2,2'-双(4,6-二叔丁基苯酚),1,3-二丙烷二基-2,2'-双[4,6-二(2-苯基-2-丙基)苯酚],外消旋-2,3-反式-propanediyl -1,4- dithiabutanediyl-2,2'-双[4,6-二(2-苯基-2-丙基)苯酚],外消旋-2,3-反式-butanediyl -1,4-二基dithiabutane -2,2'-双[4,6-二(2-苯基-2-丙基)苯酚],外消旋-2,3-反式-己二基-1,4-二代丁二基-2-2,2'-双[4,6-二(2-苯基-2-丙基)苯酚],1,3-二代丙二基-2-2,2'-双[6-(1 -甲基环己基-4-甲基苯酚](C 1,R = 1-甲基环己基)和1,4-二代丁二基-2-2,2'-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11aR)-3,7-双(3,5-二甲基苯基)-10,11,12,13-四氢-5-羟基-5-氧化物-二茚基[7,1-de:1'',7''-fg][1,3,2]二氧杂膦酸 龙血素C 顺-1,7-二苯基-1-庚烯基-5-醇 那洛西芬 赤杨酮 赤杨二醇 血竭素 蒙桑酮C 萘-2,7-二磺基酸,钠盐 苯酚,4-(1,3-二苯基丁基)-2-(1-苯基乙基)- 苯甲酸,2-[[2-[(2-羧基苯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基]氨基]-5-[[[(4-羟基-3-甲氧苯基)甲基]氨基]甲基]- 苯基-[4-(2-苯基乙炔基)苯基]甲酮 苯基-[2-[3-(三氟甲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2-(2-苯基苯基)苯基]甲酮 苯基-(3-苯基萘-2-基)甲酮 苯基-(2-苯基环己基)甲酮 苯,[(二甲基苯基)甲基]甲基[(甲基苯基)甲基]- 苯,1,3-二[1-甲基-1-[4-(4-硝基苯氧基)苯基]乙基]- 脱甲氧姜黄 紫外吸收剂 234 粗糠柴苦素 硫酸姜黄素 矮紫玉盘素 益智醇 白桦林烯酮;1,7-双(4-羟基苯基)-4-庚烯-3-酮 甲酮,苯基(1,6,7,8-四氢-1-甲基-5-苯基环戊二烯并[g]吲哚-3-基)- 甲酮,[3-(4-甲氧苯基)-1-苯基-9H-芴-4-基]苯基- 甲酮,(4-氯苯基)[1-(4-氯苯基)-3-苯基-9H-芴-4-基]- 环香草酮 溴敌隆 波森 桤木酮 桑根酮D 杨梅醇 杨梅酮 杨梅联苯环庚醇-15-葡糖苷 替拉那韦 替吡法尼(S型对映体) 替吡法尼 曲沃昔芬 姜黄素葡糖苷酸 姜黄素beta-D-葡糖苷酸 姜黄素4,4'-二乙酸酯 姜黄素-d6 姜黄素 姜烯酮 A 奈帕芬胺杂质D 四甲基姜黄素 四氢脱甲氧基二阿魏酰甲烷 四氢姜黄素二乙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