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Z)-11-<3-<(methylsulfonyl)oxy>propylidene>-6,11-dihydrodibenzoxepin-2-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 | 124907-8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Z)-11-<3-<(methylsulfonyl)oxy>propylidene>-6,11-dihydrodibenzoxepin-2-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E)-11-<3-<(methylsulfonyl)oxy>propylidene>-6,11-dihydrodibenzoxepin-2-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methyl 11-(3-methylsulfonyloxypropylidene)-6H-benzo[c][1]benzoxepine-2-carboxylate
(E,Z)-11-<3-<(methylsulfonyl)oxy>propylidene>-6,11-dihydrodibenz<b,e>oxepin-2-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124907-86-4
化学式
C20H20O6S
mdl
——
分子量
388.441
InChiKey
PJCYMMWNAIBTL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87.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二苯并二环系统的非前列腺素血栓烷A2受体拮抗剂。2。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11- [2-(1-苯并咪唑基)亚乙基] -6,11-二氢二苯并[b,e] oxep in-2-羧酸衍生物及相关化合物,发现它们是有效的TXA2 / PGH2受体拮抗剂。测试了每种合成的化合物从豚鼠血小板TXA2 / PGH2受体置换[3H] U-46619结合的能力。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增强活性需要以下关键元素:(1)在二苯并二甲苯环系统的11位上的(E)-2-(1-苯并咪唑基)亚乙基侧链和(2)a在二苯并二氧杂戊环体系的2-位上的羧基。研究还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在豚鼠血小板中与TXA2 / PGH2受体的结合亲和力与人血小板中的相关性较弱。将取代基引入苯并咪唑部分是有效的,并且(E)-11- [2-(5,6-二甲基-1-苯并咪唑基)亚乙基]钠-6,11-二氢二苯并[b,e] oxepin-2 -羧酸一水合物(57)对人血小板TXA2 / PGH2受体的亲和力最高,K(i)值为1
    DOI:
    10.1021/jm00096a017
  • 作为产物:
    描述:
    11-Hydroxy-11-[3-(tetrahydro-pyran-2-yloxy)-propyl]-6,11-dihydro-dibenzo[b,e]oxepine-2-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 在 吡啶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1.5h, 生成 (E,Z)-11-<3-<(methylsulfonyl)oxy>propylidene>-6,11-dihydrodibenzoxepin-2-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11-(氨基亚烷基)-6,11-二氢二苯并[b,e] oxepin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过敏活性。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11-取代的6,11-二氢二苯并[b,e]氧杂环丁-2-羧酸衍生物,并证明它们是口服活性抗过敏药。这些化合物在结构上与1(KW-4994)有关,我们之前已经报道它们是一种新的抗过敏药。合成的大多数化合物对大鼠48 h同源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和豚鼠IgG1介导的支气管收缩均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此外,在二苯并[b,e]氧杂环丁烷环系统2位上具有末端羧基的化合物对特定[3H]吡拉明与豚鼠小脑组胺H1受体的结合表现出抑制作用,而对特定[3 3H] QNB与大鼠纹状体毒蕈碱乙酰胆碱M1受体结合。结构-活性关系研究表明,增强抗过敏活性需要以下关键元素:(1)3-(二甲基氨基)亚丙基作为侧链的11位,(2)末端羧基位于2-位(3)二苯并二环系统。在合成的化合物中,选择(Z)-11- [3-(二甲基氨基)亚丙基] -6,11-二氢二苯并[b,e]氧杂环丁-2-乙酸盐酸盐(16)进行进
    DOI:
    10.1021/jm00089a02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