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Bis-(dichlordimethylstibino)-methan | 23082-91-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Bis-(dichlordimethylstibino)-methan
英文别名
Methylenebis[dichlorodimethylstibine];dichloro-[[dichloro(dimethyl)-λ5-stibanyl]methyl]-dimethyl-λ5-stibane
1,1-Bis-(dichlordimethylstibino)-methan化学式
CAS
23082-91-9;88335-69-7
化学式
C5H14Cl4Sb2
mdl
——
分子量
459.478
InChiKey
IOMOXDRCOVNRTG-UHFFFAOYSA-J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9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Bis-(dichlordimethylstibino)-methan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40%的产率得到Bis(dimethylstibino)methan
    参考文献:
    名称:
    含SbCH 2 Sb部分的有机锑化合物的研究
    摘要:
    制备了一系列含有新的SbCH 2 Sb部分的有机锑化合物。其中,仅[X(CH 3)3 Sb] 2 CH 2类型的化合物容易被碱裂解,得到(CH 3)4 Sb +和(CH 3)3 Sb 2+物质。在KBr压区域ρ(CH三个红外波段2),v ASYM(SbCSb)和v符号(SbCSb),被发现是SBCH的特性2 Sb的部分。ϱ(CH 2)与v av(SbCSb)的解释是通过考虑用于SbC键的锑原子轨道的s特性的变化。
    DOI:
    10.1016/s0022-328x(00)87845-6
  • 作为产物:
    描述:
    Bis(dimethylstibino)methan磺酰氯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9的产率得到1,1-Bis-(dichlordimethylstibino)-methan
    参考文献:
    名称:
    有机锑化合物的研究:XV。通过α,ω-双(二甲基stibino)烷烃的热解合成杂环锑化合物。1-甲基stibacycloalkanes合成的新途径。
    摘要:
    α,ω-双(二甲基stibino)烷烃的分子内歧化为小环的stibacycloalkanes提供了一条新途径。通过热分解1,4-双(二甲基stibino)丁烷和1,5-双(二甲基stibino)戊烷已经以高收率制备了1-甲基苯乙烯基环戊烷和1-甲基苯乙烯基环己烷。试图通过1,3-双(二甲基stibino)丙烷和1,6-双(二甲基stibino)己烷的热解制备1,甲基stibacyclobutane和1-methylstibacycloheptane导致分子间歧化,导致形成聚合物。
    DOI:
    10.1016/s0022-328x(00)89689-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Sb: Org.Comp.1, 1.1.2.1, page 166 - 175
    作者:
    DOI:——
    日期:——
  • Kolondra, W.; Schwarz, W.; Weidlein, J., Zeitschrift fur Anorganische und Allgemeine Chemie
    作者:Kolondra, W.、Schwarz, W.、Weidlein, J.
    DOI:——
    日期:——
  • Bis(dimethylstibino)methane and its derivatives
    作者:Y. Matsumara、R. Okawara
    DOI:10.1016/0020-1650(69)80120-0
    日期:1969.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