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4-Methoxy-phenyl)-2-cyan-3-phenyl-acrylnitril | 17212-45-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4-Methoxy-phenyl)-2-cyan-3-phenyl-acrylnitril
英文别名
2-[(4-Methoxyphenyl)-phenylmethylidene]propanedinitrile
3-(4-Methoxy-phenyl)-2-cyan-3-phenyl-acrylnitril化学式
CAS
17212-45-2
化学式
C17H12N2O
mdl
——
分子量
260.295
InChiKey
AQGFEZHQFURLM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56.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4-Methoxy-phenyl)-2-cyan-3-phenyl-acrylnitril甲醇 、 samarium diiod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2-[(4-Methoxyphenyl)-phenylmethyl]propanedi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SmI2进行还原:用于区分质子转移的两种操作模式的机械探针。
    摘要:
    在四个质子供体:H(2)O,MeOH,i-PrOH和三氟乙醇(TFE)的存在下,研究了在THF中用SmI(2)还原1,1-二芳基-2,2-二氰基乙烯的方法。在质子供体浓度低的情况下,前两个动力学顺序几乎一致,在高浓度时,动力学顺序接近四个,而对于i-PrOH和TFE,对数-对数图是线性的,斜率小于1。详细的分析显示,诸如H(2)O和MeOH的对数对数曲线表示通过与可变数量的质子供体络合的自由基阴离子和Sm(+3)的离子对内的质子化作用,表明了主要贡献分子,而线性图是从本体溶液质子化的结果。
    DOI:
    10.1039/b713014g
  • 作为产物:
    描述:
    苄烯丙二腈 、 4-methoxybenzenediazonium tetrafluoroborate 在 4-二甲氨基吡啶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60 %的产率得到3-(4-Methoxy-phenyl)-2-cyan-3-phenyl-acrylnitril
    参考文献:
    名称:
    Meerwein 芳基(烷基)亚甲基丙二腈和重氮盐的芳基化用于合成 2-(芳基(烷基)/芳基亚甲基)丙二腈衍生物
    摘要:
    在温和条件下,由芳基(烷基)亚甲基丙二腈和重氮盐合成2-(芳基(烷基)/芳基亚甲基)丙二腈衍生物的无金属Meerwein芳基化反应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一般的烯烃与重氮盐之间的加成反应不同,本研究进行了传统的偶联反应,形成C(sp 2 )–C(sp 2 )键芳基化产物。自由基反应机理在对照实验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该方法的其他优点是底物范围广和良好的群体耐受性。此外,所得产物可以很容易地转化为高价值的不对称酮和加氢反应。
    DOI:
    10.1021/acs.joc.3c0116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duction of Activated Olefins by SmI<sub>2</sub>. Detouring the Classical Birch Mechanism and a Negative Order in SmI<sub>2</sub>
    作者:Alexander Tarnopolsky、Shmaryahu Hoz
    DOI:10.1021/ja0686662
    日期:2007.3.1
    biphasic for olefin with at least one available para position. The first phase is completed in less than 0.5 s with the second phase extending over a few hundred seconds. This phase is second order with respect to the radical anion, which is formed in the dead-time of the mixing in the stopped flow spectrophotometer and is overall of -1 order in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SmI2. In this phase, a dimer
    过量的 1,1-二芳基-2,2-二乙烯 (1) 与 SmI2 的反应对于具有至少一个可用对位的烯烃是双相的。第一阶段在不到 0.5 秒内完成,第二阶段持续数百秒。该相相对于自由基阴离子而言是二阶的,它是在停流分光光度计混合的死区时间形成的,并且在 的初始浓度中总体为 -1 阶。在此阶段,两个自由基阴离子之间形成二聚体,并在苄基和对位之间形成 CC 键。第二相由质子供体增强,并显示出与 MeOH 的 H/D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少量的乙二醇将反应加速到第二相被“吸收”到第一相中的程度,从而决定了它的速率。在该阶段,二价阴离子二聚体在质子化后歧化以提供中性物质和阴离子,在第二次质子化后提供还原产物。当两个对位被取代基占据时,反应通过电子-质子-电子-质子转移步骤的传统 Birch 还原顺序发生。结果表明,迂回机制,偶联后歧化,应该是典型的烯烃而不是羰基还原。这种差异源于碳和氧质子化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