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nitromesobiliverdin XIIIα dimethyl ester | 116114-81-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nitromesobiliverdin XIIIα di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
5-nitromesobiliverdin XIIIα dim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116114-81-9
化学式
C35H41N5O8
mdl
——
分子量
659.739
InChiKey
VWFQSMPDJCXOFG-ZRRWZVE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04
  • 重原子数:
    48.0
  • 可旋转键数:
    12.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182.09
  • 氢给体数:
    3.0
  • 氢受体数:
    9.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mesobiliverdin XIIIα dimethylester 在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氯仿硝酸 为溶剂, 生成 5-nitromesobiliverdin XIIIα di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咯颜料的反应性:第11部分1。关于菊花蛋白和其他相关胆汁色素的结构
    摘要:
    由伦伯格和洛克伍德(Lemberg and Lockwood)在1939年描述的所谓的Chrysins,是通过用酒精I 2处理biliverdin Zn ++复合物而获得的,被证明是5'-(吡咯-2-基甲基)-5(1 )-pyrromethenones 。由Siedel和Fröwis在1940年描述的中胆红素XIIIα二甲基酯(619nm),是通过用含氮氧化物的硝酸处理中胆红素XIIIα二甲基酯而获得的,被证明是5-硝基中甲胆红素XIIIα二甲基酯。根据Siedel的结果和此类硝基衍生物的已知裂解途径,有人提出将曲吡啶酮-14甲醛的结构用于酮型胆红素。
    DOI:
    10.1016/s0040-4020(01)87709-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aktivität von Pyrrolpigmenten, 15 Mitt.: Über die Oxidation von Bilirubinen und Biliverdinen
    作者:C. Acero、J. M. Ribó、R. Solé、F. R. Trull
    DOI:10.1007/bf00814136
    日期:1993.4
    Characteristic oxidation reactions of bilin-1,19-diones (biliverdins) and biladien-ac-1,19-diones (bilirubins) were reinvestigated. These include bromine and iodine oxidation of biliverdin IXalpha bilirubin IXalpha and their Zn(II) complexes, the reaction described by Siedel (1941) of mesobilirubin XIIIalpha dimethyl ester with nitric acid (Gmelin reaction) and Smith's oxidation (1977) of etiobiliverdin IVgamma using Tl triacetate and Pb tetra-acetate. For some of these reaction products new structures were as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spectrometric data. These structures agreed with the expected reactivity pattern of biliverdins and bilirubins.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