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羟基巴戟醌(3-Hydroxy-morindone)为红色结晶,分子式C₁₅H₁₀O₆,分子量286。主要用于含量测定。本文主要介绍3-羟基巴戟醌的提取与分离、结构测定方法及色谱条件等。
基本信息3-羟基巴戟醌用于含量测定。
提取来源3-羟基巴戟醌来自双子叶植物茜草科(Rubiaceae)植物红芽大戟的干燥根。
提取与分离以20 kg红大戟的干燥块根为原料,粉碎后用95%乙醇超声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并减压回收溶剂得浸膏3.9 kg。将浸膏分散于4 L水中,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3次,减压回收溶剂后得到乙酸乙酯萃取部分400 g和水溶部分3.5 kg。乙酸乙酯萃取部分(400 g)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以石油醚-丙酮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薄层色谱检测合并组成相似的洗脱液,浓缩后得到9个部分(Fr. 1~Fr. 9)。在洗脱过程中析出橙红色针晶,并通过氯仿反复洗涤得到了化合物3-羟基巴戟醌(21.7 mg)。
溶解性溶解于DMSO,微溶于甲醇、丙酮、氯仿和乙醚。
贮藏方法在2~8°C下避光保存。
注意事项本品应低温保存。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导致含量下降。
色谱结果色谱条件如下:
图1显示了HPLC色谱图,A代表混合对照品,B为供试品。其中1、2和3分别对应3-羟基巴戟醌、芦西定和红大戟素。
参考资料[1] 《3-羟基巴戟醌》,成都普菲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引用日期2017.08.20]
[2] 吴陈军, 王嘉林, 程金鹏等.HPLC法同时测定云南红大戟中三种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J].中国药师, 2017, 20(6): 1120-1122. DOI:10.3969/j.issn.1008-049X.2017.06.046.
[3] 赵峰, 王素娟, 吴秀丽, 于洋, 岳正刚, 刘波, 林生, 朱承根, 杨永春, 石建功. 红大戟中的蒽醌类化学成分[J]. 中国中药杂志, 2011, (21): 2980-2986.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5,6-dihydroxylucidin | 80368-75-8 | C15H10O7 | 3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