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1-Hydroxy-3-oxobut-1-enyl)-6-nitro-2h-chromene-2-one | 1350351-70-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1-Hydroxy-3-oxobut-1-enyl)-6-nitro-2h-chromene-2-one
英文别名
3-(1-hydroxy-3-oxobut-1-enyl)-6-nitrochromen-2-one
3-(1-Hydroxy-3-oxobut-1-enyl)-6-nitro-2h-chromene-2-one化学式
CAS
1350351-70-0
化学式
C13H9NO6
mdl
——
分子量
275.218
InChiKey
PECUBOCFNXWSC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10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3-[(香豆基)羰基] -3a,8b-二氢茚并[1,2- b ]吡咯-4(1 H)-的合成及其向带有螺[异苯并呋喃-1,2'-吡咯]部分的香豆素的转化通过氧化裂解反应的化合物†
    摘要:
    在三乙胺作为碱性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水杨醛,4-羟基-6-甲基-2 H-吡喃-2-酮,苄胺和茚三酮的反应制备带有茚并吡咯部分的新香豆素衍生物。所述化合物通过高碘酸的氧化裂解反应产生带有香豆素的螺[异苯并呋喃-1,2'-吡咯]部分化合物。易于处理,易于纯化和中等至良好的产率是本方法的吸引人的特征。还使用IR,质量,元素分析,1 H NMR,13 C NMR和X射线晶体学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DOI:
    10.1039/c5ra15405g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3-[(香豆基)羰基] -3a,8b-二氢茚并[1,2- b ]吡咯-4(1 H)-的合成及其向带有螺[异苯并呋喃-1,2'-吡咯]部分的香豆素的转化通过氧化裂解反应的化合物†
    摘要:
    在三乙胺作为碱性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水杨醛,4-羟基-6-甲基-2 H-吡喃-2-酮,苄胺和茚三酮的反应制备带有茚并吡咯部分的新香豆素衍生物。所述化合物通过高碘酸的氧化裂解反应产生带有香豆素的螺[异苯并呋喃-1,2'-吡咯]部分化合物。易于处理,易于纯化和中等至良好的产率是本方法的吸引人的特征。还使用IR,质量,元素分析,1 H NMR,13 C NMR和X射线晶体学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DOI:
    10.1039/c5ra15405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virocat EPZ-10: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the synthesis of 3-acetoacetylcoumarins
    作者:T.S. Shaikh、K.A. Undale、D.S. Gaikwad、D.M. Pore
    DOI:10.1016/j.crci.2011.08.002
    日期:2011.11
    A simple, efficient and ecofriendly procedure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synthesis of 3-acetoacetylcoumarins from salicylaldehyde(s) and 4-hydroxy-6-methyl-2H-pyran-2-one using EPZ-10 as a catalyst in ethanol medium at reflux condition. The present methodology offers several advantages such as excellent yields, short reaction time and use of EPZ-10 as an eco-friendly catalyst. (C) 2011 Academie des sciences. Published by Elsevier Masson SAS.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