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phenyliminomethyl-phenoxymethyl)benzo[f]chromen-3-one | 1228436-0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phenyliminomethyl-phenoxymethyl)benzo[f]chromen-3-one
英文别名
——
1-(4-phenyliminomethyl-phenoxymethyl)benzo[f]chromen-3-one化学式
CAS
1228436-04-1
化学式
C27H19NO3
mdl
——
分子量
405.453
InChiKey
LRVVKBXAUCMYT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28
  • 重原子数:
    31.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4
  • 拓扑面积:
    51.8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phenyliminomethyl-phenoxymethyl)benzo[f]chromen-3-one氯乙酰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74.1%的产率得到3-Chloro-4-[4-(3-oxo-3h-benzo[f]chromen-1-ylmethoxy)phenyl]-1-phenylazetidi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氮杂环丁酮衍生物的合成、体外抗菌和细胞毒性研究
    摘要:
    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在现代制药行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由 4-溴甲基香豆素 1a-e 合成了一系列新型 3-氯-4-[4-(2-oxo-2H-chromen-4-基甲氧基)苯基]-1-苯基氮杂环丁烷-2-ones 5a-o 和4-芳基亚氨基甲基苯酚 3a-c。筛选了这些化合物对两种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和两种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痢疾志贺氏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以及对烟曲霉、白色念珠菌和青霉菌的抗真菌活性. 结果表明,化合物 5c、5f、5h、5j 和 5m 对一组微生物显示出极好的活性。还进行了盐水虾生物测定以研究它们的体外细胞毒性和两种化合物,5h 和 5m 分别具有 LD50 = 7.154×10-4 M 和 5.782×10-4 M,显示出对卤虫的有效细胞毒活性。讨论了香豆素部分中氯基团的存在及其对抗菌、抗真菌和细胞毒活性的影响。所有新合成的化合物均通过元素分析
    DOI:
    10.1002/ardp.200900188
  • 作为产物:
    描述:
    5,6-benzo-4-bromomethylcoumarin4-(苯基亚胺甲基)苯酚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24.5h, 以72%的产率得到1-(4-phenyliminomethyl-phenoxymethyl)benzo[f]chromen-3-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氮杂环丁酮衍生物的合成、体外抗菌和细胞毒性研究
    摘要:
    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在现代制药行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由 4-溴甲基香豆素 1a-e 合成了一系列新型 3-氯-4-[4-(2-oxo-2H-chromen-4-基甲氧基)苯基]-1-苯基氮杂环丁烷-2-ones 5a-o 和4-芳基亚氨基甲基苯酚 3a-c。筛选了这些化合物对两种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和两种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痢疾志贺氏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以及对烟曲霉、白色念珠菌和青霉菌的抗真菌活性. 结果表明,化合物 5c、5f、5h、5j 和 5m 对一组微生物显示出极好的活性。还进行了盐水虾生物测定以研究它们的体外细胞毒性和两种化合物,5h 和 5m 分别具有 LD50 = 7.154×10-4 M 和 5.782×10-4 M,显示出对卤虫的有效细胞毒活性。讨论了香豆素部分中氯基团的存在及其对抗菌、抗真菌和细胞毒活性的影响。所有新合成的化合物均通过元素分析
    DOI:
    10.1002/ardp.20090018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