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tracyclohexenyltetraphenylporphyrinato cobalt(II) | 156248-57-6

分子结构分类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tracyclohexenyltetraphenylporphyrinato cobalt(II)
英文别名
——
tetracyclohexenyltetraphenylporphyrinato cobalt(II)化学式
CAS
156248-57-6
化学式
C60H52CoN4
mdl
——
分子量
888.093
InChiKey
HEGIKUTVGXYDSK-XJTLWADG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cobalt(II) diacetate tetrahydrate2:3,7:8,12:13,17:18-tetrabutanoporphyrin甲醇氯仿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2%的产率得到tetracyclohexenyltetraphenylporphyrinato cobalt(II)
    参考文献:
    名称:
    四丁酸钴和四苯并四芳基卟啉钴配合物:取代基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化学性能和催化活性的影响
    摘要:
    合成了三系列的四芳基钴卟啉,并通过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对其进行了表征。所研究的化合物具有通式(T p YPP)Co,丁醇(T p YPP)Co II和苯并(T p YPP)Co II,其中T p YPP代表内消旋卟啉的二价阴离子,Y为在四个苯环的对位上的CH 3,H或Cl取代基以及丁酸和苯并分别是在化合物的四个吡咯环上的β-和β'-取代的基团。根据内消旋取代基和所用溶剂的不同,每种卟啉都会经历一两次还原反应。对于(T p在含有0.1M四正丁基高氯酸铵的CH 2 Cl 2中的YPP)Co II和丁烷(T p YPP)Co II;首先导致形成高反应性的钴(I)卟啉,然后它可以与溶剂快速反应,生成Co III CH 2 Cl作为产物。在相同的溶液条件下,苯并(T p YPP)Co II只能看到一个可逆的还原,并且单电子还原产物被指定为钴(II)卟啉π阴离子自由基。对于CH 2 Cl 2中的每种受检
    DOI:
    10.1021/acs.inorgchem.7b024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环己烷取代卟啉钴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申请人:江苏大学
    公开号:CN10552407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分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己烷取代卟啉钴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具体步骤为:以环己烯作为起始原料,先硝化得到硝基环己烯;得到的硝基环己烯异氰基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4,5,6,7-四氢-9-乙酯基异吲哚;4,5,6,7-四氢-9-乙酯基异吲哚在强碱、高温下脱去酯基得到4,5,6,7-四氢异吲哚;以4,5,6,7-四氢异吲哚和给定的芳香醛为反应物,三氟化硼为催化剂,DDQ为氧化剂合成无环己烷取代卟啉,再将无环己烷取代卟啉盐进行配位反应得到环己烷取代卟啉钴。本方法合成环己烷取代卟啉钴化合物的步骤简单、操作方便、产率较高,是一种合成具有环己烷取代基卟啉钴化合物的新方法。
  • Medforth, Craig J.; Hobbs, J. David; Rodriguez, Marisol R., Inorganic Chemistry, 1995, vol. 34, # 6, p. 1333 - 1341
    作者:Medforth, Craig J.、Hobbs, J. David、Rodriguez, Marisol R.、Abraham, Raymond J.、Smith, Kevin M.、Shelnutt, John 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5-甲基-2-氧代苯并呋喃-3(2)-亚乙基)乙酸乙酯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反式)-4-壬烯醛 (双(2,2,2-三氯乙基)) (乙腈)二氯镍(II) (乙基N-(1H-吲唑-3-基羰基)ethanehydrazonoate)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17,18-二HETE (±)-辛酰肉碱氯化物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s)-2,3-二羟基丙酸甲酯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2-(萘-2-基)-4-氧代-4H-色烯-8-基]乙酸) ([1-(甲氧基甲基)-1H-1,2,4-三唑-5-基](苯基)甲酮) (Z)-5-辛烯甲酯 (Z)-4-辛烯醛 (Z)-4-辛烯酸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S)-(-)-2-(α-(叔丁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2-(α-甲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5,5'',6,6'',7,7'',8,8''-八氢-3,3''-二叔丁基-1,1''-二-2-萘酚,双钾盐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盐酸沙丁胺醇 (S)-溴烯醇内酯 (S)-氨氯地平-d4 (S)-氨基甲酸酯β-D-O-葡糖醛酸 (S)-8-氟苯并二氢吡喃-4-胺 (S)-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S)-4-(叔丁基)-2-(喹啉-2-基)-4,5-二氢噁唑 (S)-4-氯-1,2-环氧丁烷 (S)-3-(((2,2-二氟-1-羟基-7-(甲基磺酰基)-2,3-二氢-1H-茚满-4-基)氧基)-5-氟苄腈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3-(2-(二氟甲基)吡啶-4-基)-7-氟-3-(3-(嘧啶-5-基)苯基)-3H-异吲哚-1-胺 (S)-2-(环丁基氨基)-N-(3-(3,4-二氢异喹啉-2(1H)-基)-2-羟丙基)异烟酰胺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2-N-Fmoc-氨基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SP-4-1)-二氯双(喹啉)-钯 (SP-4-1)-二氯双(1-苯基-1H-咪唑-κN3)-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