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o(tris(2-pyridylmethyl)amine)(H2O)]2+ | 1005453-42-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o(tris(2-pyridylmethyl)amine)(H2O)]2+
英文别名
[(tris(2-pyridylmethyl)amine)Co(H2O)](2+);[Co(TMPA)(H2O)](2+)
[Co(tris(2-pyridylmethyl)amine)(H<sub>2</sub>O)]<sup>2+</sup>化学式
CAS
1005453-42-8
化学式
C18H20CoN4O
mdl
——
分子量
367.376
InChiKey
HKXNGORIYIFTI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氯甲烷甲苯 、 、 [Co(tris(2-pyridylmethyl)amine)(H2O)]2+ 在 triethylamin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tris(2-pyridylmethyl)amine)CoOFe(tetrakis(2,6-difluorophenyl)porphyrinate)](perchlorate)*2dichloromethane*toluene
    参考文献:
    名称:
    [(P)M-(X)-Co(TMPA)] n +组件的生成和表征;P =卟啉酸酯,M = FeIII和CoIII,X = O2-,OH-,O2(2-),TMPA =三(2-吡啶基甲基)胺。
    摘要:
    利用已建立的桥联[(卟啉)FeIII-X-CuII(配体)] n + [X = O2-(氧代),OH-(羟基),O22-(过氧)]配合物的化学性质,我们研究了钴离子的作用替代铜或铜和铁。因此,在此报告中,描述了[(卟啉酸酯)MIII-X-CoII / III(TMPA)] n +组装体的新型mu-oxo,micro-hydroxo和micro-peroxo(micro-X)组装体的生成和表征,其中M = FeIII或CoIII,TMPA =三(2-吡啶基甲基)胺。通过1:1的酸碱自组装反应分离出mu-oxo络合物[(F8TPP)FeIII-O-CoII(TMPA)] +(1,F8TPP =四(2,6-二氟苯基)卟啉加入三乙胺后,(F8TPP)FeIII-OH和[CoII(TMPA)(MeCN)] 2+的混合物。1.2C4H10O的晶体结构证明存在未负载的Fe-O-Co部分。Fe-O-Co角=
    DOI:
    10.1021/ic061686k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氟甲磺酸 、 [(tris(2-pyridylmethyl)amine)CoOFe(tetrakis(2,6-difluorophenyl)porphyrinate)](perchlorate)*2dichloromethane*toluene 以 二氯甲烷-D2 为溶剂, 生成 、 [Co(tris(2-pyridylmethyl)amine)(H2O)]2+
    参考文献:
    名称:
    [(P)M-(X)-Co(TMPA)] n +组件的生成和表征;P =卟啉酸酯,M = FeIII和CoIII,X = O2-,OH-,O2(2-),TMPA =三(2-吡啶基甲基)胺。
    摘要:
    利用已建立的桥联[(卟啉)FeIII-X-CuII(配体)] n + [X = O2-(氧代),OH-(羟基),O22-(过氧)]配合物的化学性质,我们研究了钴离子的作用替代铜或铜和铁。因此,在此报告中,描述了[(卟啉酸酯)MIII-X-CoII / III(TMPA)] n +组装体的新型mu-oxo,micro-hydroxo和micro-peroxo(micro-X)组装体的生成和表征,其中M = FeIII或CoIII,TMPA =三(2-吡啶基甲基)胺。通过1:1的酸碱自组装反应分离出mu-oxo络合物[(F8TPP)FeIII-O-CoII(TMPA)] +(1,F8TPP =四(2,6-二氟苯基)卟啉加入三乙胺后,(F8TPP)FeIII-OH和[CoII(TMPA)(MeCN)] 2+的混合物。1.2C4H10O的晶体结构证明存在未负载的Fe-O-Co部分。Fe-O-Co角=
    DOI:
    10.1021/ic061686k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