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8S,9R,10aS)-ethyl 9-(2-nitrophenyl)-7-oxo-5,7,8,9,10,10a-hexahydro-4H-furo[3,2-a]quinolizine-8-carboxylate | 1226975-28-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8S,9R,10aS)-ethyl 9-(2-nitrophenyl)-7-oxo-5,7,8,9,10,10a-hexahydro-4H-furo[3,2-a]quinolizine-8-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ethyl (8S,9R,10aS)-9-(2-nitrophenyl)-7-oxo-4,5,8,9,10,10a-hexahydrofuro[3,2-a]quinolizine-8-carboxylate
(8S,9R,10aS)-ethyl 9-(2-nitrophenyl)-7-oxo-5,7,8,9,10,10a-hexahydro-4H-furo[3,2-a]quinolizine-8-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226975-28-5
化学式
C20H20N2O6
mdl
——
分子量
384.389
InChiKey
WQYQRHAQOJLKMC-ZVZYQTTQ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10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不同的不对称喹唑烷合成:立体发散一锅法。
    摘要:
    提出了从容易获得的起始原料到旋光喹oli嗪衍生物的多种立体发散性有机催化一锅加成/环化/环化序列。一锅序列依赖于吡咯烷催化的缺电子酰胺α-碳与α,β-不饱和醛的对映选择性共轭加成,自发的半胱氨酸形成和酸催化/介导的N-酰亚胺离子环化,从而得到喹嗪骨架。简单调整N中的反应条件-酰基亚胺离子环化步骤提供了非对映异构体开关,该非对映异构体开关可通过动力学,热力学或螯合控制获得两种桥头差向异构体。该方法学显示了广泛的底物范围,其通过具有高原子效率,高达> 99%ee和高达> 95:5 dr的吲哚-,噻吩-,苯并呋喃,呋喃-和不同的苯并喹quin嗪衍生物的立体选择性形成证明。由于其效率,合成多样性和操作简便性,该方案有可能在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化学和制药科学中找到重要的关键步骤。研究了一锅法序列的立体化学结果,并讨论了不同步骤的立体选择性的机理和起源。
    DOI:
    10.1002/adsc.20090068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verse Asymmetric Quinolizidine Synthesis: A Stereodivergent One-Pot Approach
    作者:Wei Zhang、Johan Franzén
    DOI:10.1002/adsc.200900686
    日期:2010.2.15
    A diverse stereodivergent organocatalytic one-pot addition/cyclization/annulation sequence to optically active quinolizidine derivatives from easily available starting materials is presented. The one-pot sequence relies on a pyrrolidine-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conjugate addition of electron-deficient amide α-carbons to α,β-unsaturated aldehydes, spontaneous hemiaminal formation and acid-catalyzed/mediated
    提出了从容易获得的起始原料到旋光喹oli嗪衍生物的多种立体发散性有机催化一锅加成/环化/环化序列。一锅序列依赖于吡咯烷催化的缺电子酰胺α-碳与α,β-不饱和醛的对映选择性共轭加成,自发的半胱氨酸形成和酸催化/介导的N-酰亚胺离子环化,从而得到喹嗪骨架。简单调整N中的反应条件-酰基亚胺离子环化步骤提供了非对映异构体开关,该非对映异构体开关可通过动力学,热力学或螯合控制获得两种桥头差向异构体。该方法学显示了广泛的底物范围,其通过具有高原子效率,高达> 99%ee和高达> 95:5 dr的吲哚-,噻吩-,苯并呋喃,呋喃-和不同的苯并喹quin嗪衍生物的立体选择性形成证明。由于其效率,合成多样性和操作简便性,该方案有可能在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化学和制药科学中找到重要的关键步骤。研究了一锅法序列的立体化学结果,并讨论了不同步骤的立体选择性的机理和起源。
查看更多